景德镇一线窑口巡礼:赏瓷观窑
01 窑口溯源
赏瓷观窑诞生于景德镇陶瓷复兴浪潮中,由何鑫于2009年创立。何鑫早年经商积累财富后,以“追求极致美学”为初心投身陶瓷领域。他深谙“美是瓷器灵魂”的理念,斥资打造园林式创作空间,种植名贵花木、豢养锦鲤,营造出与古代文人雅士相契合的创作环境,以此激发团队的审美灵感。
窑口命名“赏瓷观窑”暗含“仿官窑”之意,其核心定位为复刻明清官窑精髓,同时融入现代实用性与审美需求。何鑫坚持“不计成本精工细作”,汇聚景德镇顶级仿古大师、画师与烧窑匠人,形成全流程协作体系。例如,其胎釉配方由仿古圈权威专家调制,画师团队专精明清宫廷纹样,柴窑复烧工艺则沿用古法,甚至不惜烧制两遍以确保成品率。
赏瓷观窑迅速崛起为景德镇一线窑口,其作品被故宫博物院、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并与爱马仕旗下品牌“上下”联名推出高端茶器,奠定“瓷器界爱马仕”的行业地位。
02 工艺密码
赏瓷观窑的工艺密码体现在原料、技法、烧制三大维度:
原料的极致考究
窑口坚持使用明清官窑同一矿脉的老土老料,如祁门瓷石、明砂高岭土,甚至从古矿遗址中挖掘稀有原料。其胎釉配方力求还原官窑质感,例如青花胎体模仿永乐官窑的硬润釉面,斗彩则复刻雍正时期的温润如玉。
技法的多元突破
青花与斗彩
青花以永宣时期苏麻离青料的“铁锈斑”效果为标杆,斗彩独创“接色过渡”技法,突破传统平填工艺的色阶局限;
堆白与颜色釉
复刻明宣德洒蓝釉工艺,结合堆白技法,以竹管吹釉形成“雪花蓝”效果,釉面如玉,层次细腻;
珐琅彩与描金
在仿古基础上创新,如青花斗彩缠枝莲八宝鸡心杯,以金边装饰提升奢华感,展现宫廷气韵。
柴窑烧制的仪式感
赏瓷观窑自建两座柴窑,烧制周期长达数日,窑温由非遗传承人“三哥”精准把控。柴窑的不可控性带来“窑变”之美,如釉色流动、开片纹理等,每件作品皆独一无二。
03 艺术成就
赏瓷观窑以三大系列奠定市场标杆:
经典仿古系列
青花缠枝莲压手杯:复刻明永乐原作,胎釉精准度达95%,限量发售单价6.8万元,成为藏家追捧的“硬通货”;
洒蓝釉堆白系列:以宣德洒蓝为蓝本,结合现代雕刻工艺,釉面如“飘雪覆蓝湖”,代表作莲瓣纹公道杯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成为茶席焦点。
创新设计系列
青花斗彩竹纹杯
以宋元文人画为灵感,竹叶笔触疏朗清逸,底足莲瓣纹与青铜器装饰呼应,展现“新文人瓷”风骨;
联名跨界作品
与爱马仕“上下”品牌合作推出金地青花莲纹杯,单套拍卖价27.5万元,开创当代陶瓷与国际奢侈品牌联名先河。
市场表现与文化输出
赏瓷观窑单件茶器价格普遍过万,部分作品二级市场价格三年内翻倍。其青花海水龙纹敞口碗、斗彩团菊卧足杯等,被玩家誉为“茶器天花板”,甚至引发“摇号抢购”现象。2014年,21件作品受邀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览,推动中国陶瓷美学走向世界。
04 行业启示
赏瓷观窑的成功为景德镇陶瓷业提供三重启示:
技艺传承的科学化
依托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数据,精准解析古代胎釉配方与烧制曲线,将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技术参数,例如通过AI分析釉料成分,优化成品率。
高端定位与品牌化运营
以“极致仿古”切入收藏级市场,通过限量发售、直播开窑等方式构建稀缺性。其天猫旗舰店年GMV超3000万元,开创线上高端茶器销售新模式。
文化自信的当代表达
何鑫提出“茶器需服务味觉与视觉双重审美”,将传统纹样与现代器型结合。例如,莲瓣纹公道杯打破日式茶器垄断,以中式“玉质感”重新定义茶席美学,推动陶瓷从收藏品向生活方式渗透。
05 千年窑火中的新官窑精神
赏瓷观窑的崛起,印证了景德镇“扬弃不泥古”的当代生命力。它不仅是古法技艺的守护者,更是官窑美学的创新者。正如北京大学秦大树教授所言:“当代景德镇若能在传承中科学创新,必能续写陶瓷史的辉煌。”
在何鑫的引领下,赏瓷观窑以仿古为起点,构建起传统与当代对话的美学体系。其作品既是收藏级的艺术珍品,亦是中国文化输出的载体。未来,随着年轻“景漂”与数字技术的深度参与,景德镇的窑火将燃烧得更加璀璨,而赏瓷观窑,注定是这千年窑变中最耀眼的星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