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雷公山茶

贵州雷公山茶

贵州雷公山茶主产于贵州省雷山县,以“雷山银球茶”为代表,属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4年获批)。核心特色为球状外形、高硒含量(2.00-2.02微克/克,为普通茶15倍)及“清香浓醇、耐泡回甘”的品质,2024年品牌价值达25.67亿元。

发展历史

千年种植史:苗族迁居雷公山区(西汉文帝时期)即开始种茶,苗语称茶为“吉”,寓意吉祥健康;

银球茶起源:苗族女子将茶叶揉球默念咒语为丈夫祈福,后演变为“银球茶”,与银饰齐名;

现代荣誉:1980年代毛克翕创制机制银球茶,获“中华文化名茶”称号,2015年斩获贵州省春茶斗茶赛“茶王”金奖。

生长环境

海拔900-1400米高山云雾区,年均温14-15℃,年降水量1310mm,相对湿度80%+,无霜期240-250天。土壤为酸性黄壤(pH 4.5-6.7),有机质≥2%,森林覆盖率73.2%,空气负氧离子浓度达5.26万个/cm³(超城市1600倍)。

产区

产区范围:雷山县全境9乡镇(西江镇、望丰乡、丹江镇等);

核心产区: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1300-1400米原始森林带)。

分类

银球茶:球状,一芽一叶制,直径18-20mm;

清明嫩芽:越冬芽制,叶肉肥厚;

雷公山雪芽:雀舌形,明前单芽。

茶树

主栽 本地大叶群体种(苗语称“斗吉”),兼有野生古茶树资源。2025年发现千年野生古茶树(胸围121cm,树高3.5m+)。

等级

特级(银球茶):全芽或一芽一叶,球体匀整,银毫密披(价2000元+/斤);

一级:一芽二叶初展,条索紧结(价500-1000元/斤);

二级:一芽二、三叶,滋味醇和(价300-400元/斤)。

外形

球状(银球茶),条索形(红毫),雀舌形(雪芽),色银灰墨绿或乌润。

茶叶图片
香气

清香(主调),蜜香,栗香,冷杯留香超30分钟。

滋味

鲜爽(氨基酸丰富),醇厚(茶多酚25%-30%),回甘持久。

功效

抗氧化(高硒清除自由基),抑制病毒菌(茶多酚强收敛性),美容护肤(收敛毛孔、抗紫外线),醒脑提神(咖啡碱缓释)。

工艺

采摘(一芽一叶)→摊青→杀青→揉捻→做型(搓团提毫)→烘焙→成品。

工艺特点:银球茶独创“搓团”塑球工艺,每颗重2.5克(一球一泡)。

冲泡

水温80-90℃,玻璃杯/白瓷盖碗,茶水比1:50-1:70。推荐下投法:茶叶入杯→注水1/3润茶30秒→续水至七分满,浸泡1-2分钟。

品饮

忌空腹饮浓茶(防鞣酸刺激);

密封避光冷藏,防潮防异味;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