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绿牡丹

江山绿牡丹

江山绿牡丹属卷曲形炒青绿茶,创制于唐代,主产于浙江省江山市。因“形似牡丹、色泽翠绿”得名,明正德年间(1506年)列为贡茶,2021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发展历史

唐代陆羽《茶经》载浙西茶产地含须江(江山古称);北宋苏轼任杭州通判时誉仙霞山茶“奇茗极精”;明代正德皇帝赐名“绿茗”并钦定贡茶;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江山县志》详载采制工艺;1980年恢复古法工艺,2024年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生长环境

海拔500-800米仙霞山脉北麓,年均温17.3℃,年降水量1700mm,湿度80%+。土壤为花岗岩风化形成的酸性红黄壤(pH 4.5-5.5),含钾量高达206.6mg/kg,有机质≥2.5%,终年云雾笼罩。

产区

产区范围:浙江省江山市全境19个乡镇;

核心产区:保安乡裴家地村、廿八都镇周村村(仙霞岭高山原始森林带)。

分类

特级绿牡丹:全芽或一芽一叶初展,白毫密披;

一级绿牡丹:一芽一叶开展,条索紧卷;

二级绿牡丹:一芽二叶初展,滋味醇和。

茶树

主栽 江山本地群体种(中叶种),辅引 迎霜、龙井43;裴家地古茶树群树龄150年以上,叶质肥厚持嫩性强。

等级

特级:芽长≤2.5cm,银毫≥80%,形似牡丹(3000元+/斤);

一级:芽长≤3cm,条索紧秀,深绿隐毫;

二级:芽叶完整,性价比高(200元/斤)。

外形

卷曲形(自然舒展如花瓣),色翠绿油润,特级茶显“白毫牡丹”状。

茶叶图片
香气

板栗香(主调),兰花香(高山韵),冷杯留香超30分钟。

滋味

鲜爽(茶氨酸≥2.8%),醇厚(茶多酚≥25.6%),回甘持久。

功效

抗氧化(茶多酚清除自由基效能为维E的18倍),降脂(茶黄素抑制胆固醇合成),护眼(β-胡萝卜素含量0.24mg/kg)。

工艺

采摘→摊青→杀青→初揉→复揉→做型→提毫→烘焙。

工艺特点:二次揉捻塑花瓣状;传统炭焙“三烘三闷”锁香(70℃/60℃/50℃梯度烘焙)。

冲泡

水温85℃,透明玻璃杯投茶3g。中投法:注水1/3→投茶→轻摇浸润→续水至七分满;首泡2分钟,续泡每次增30秒。

品饮

新茶密封冷藏(0-5℃),1月内饮毕保鲜;

70℃茶汤鲜爽感最佳,忌空腹饮用(防鞣酸刺激);

观察“牡丹绽放”形态,劣质茶沉底不展。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