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山茶

梨山茶

梨山茶属台湾高山乌龙茶,产自台中市梨山地区,海拔2000-2600米,是台湾海拔最高的茶产区。因常年云雾笼罩、昼夜温差大,茶叶叶肉肥厚,果胶质含量高,具独特冷矿味与花果香,汤色蜜绿显黄,滋味甘醇滑软,耐冲泡,被誉为“茶中至尊”。

发展历史

源于1970年代中期,台湾退辅会于福寿山农场首次植茶并推广。1925年茶商林金泰运销东南亚时供不应求,改称“黄金桂”。1985年获台湾“金杯奖”,1986年评为全国名茶。核心产区福寿山农场因品质卓越,所产茶称“福寿茶”。

生长环境

亚高山冷凉气候,年均温12-15℃,昼夜温差>10℃。年降水量1800-2500mm,终年云雾覆盖率达80%,日照时间短。土壤为砾质壤土及页岩风化土,pH值4.5-5.5,富含有机质及矿物质(硒、锌)。冬季常降雪,茶树生长缓慢,积累丰富内含物质。

产区

产区范围:台湾台中市和平区梨山风景区,涵盖福寿山农场、武陵农场、翠峰、翠峦、松茂等地。

核心产区:福寿山农场(海拔2580米)、武陵农场(海拔2200米)及翠峰(海拔2450米),以“内梨山”区域品质最优,茶园分布于果树间,吸收天然梨果香。

分类

特级:全芽或一芽一叶,条索紧结重实,桂花香浓郁,滋味鲜爽带冷矿味。

一级:一芽一叶至二叶,条索较紧,清香纯正,滋味醇厚甘甜。

二级:一芽二三叶含少量梗,香气平和,滋味纯正尚醇。

茶树

主栽品种为 青心乌龙(占70%)与 金萱乌龙(占30%)。灌木型,中叶类,叶椭圆形肥厚,叶色黄绿,萌芽率中等。耐寒性强,抗霜冻,鲜叶标准以一芽二叶为主,忌病虫叶。

等级

特级:颗粒紧结重实,色泽砂绿油润,桂花香高扬持久,汤色蜜绿透金黄,滋味甘醇滑软,叶底肥厚软亮。

一级:颗粒较紧,色绿润,清香带果香,汤色黄绿清澈,滋味醇和回甘。

二级:条索稍松,色深绿,香气平和,汤色橙黄,滋味纯正。

外形

颗粒状,紧结重实,椭球型连梗

茶叶图片
香气

桂花香,果香(梨香、蜜桃香),冷矿味(高山冷冽气息),清香

滋味

甘醇,滑(顺滑感),鲜爽,厚(粘稠感)

功效

抗氧化,降血脂,提神醒脑,消食

(注:茶多酚含量>30%,儿茶素含量达129mg/g,清除自由基能力为普通乌龙茶的1.5倍;高果胶质保护胃黏膜,缓解油腻。)

工艺

日光萎凋(轻晒)→室内萎凋→摇青(轻摇保水)→炒青(高温短时)→揉捻(塑椭球状)→初烘(90℃)→足烘(70℃)

工艺特点:轻发酵(15-20%)保留鲜爽度,低温慢烘锁住花果香,成品含水率≤5%。

冲泡

白瓷盖碗或紫砂壶,水温95-100℃。茶水比1:20-25(5g茶/100-125ml水)。首泡润茶5秒弃去;第2-4泡即冲即出(10秒);第5泡起每泡递增5秒,可泡6-7次。

品饮

热饮时闻盖香感受“透天香”;忌空腹饮(高儿茶素易刺激胃);新茶火气重需陈放15天;密封避光冷藏(0-5℃),忌与异味物同存;霉变茶不可饮用(区分自然白毫与霉斑)。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