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玉叶
千岛玉叶是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畔的特种绿茶,属扁形炒青茶类。原称“千岛湖龙井”,1983年由茶叶专家庄晚芳据其“芽壮显白毫”特征及千岛湖风光更名为现名。核心特征为干茶扁平挺直、绿翠显毫,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叶底嫩匀成朵,兼具龙井工艺与鸠坑种茶独特风味。
发展历史
创制阶段(1982-1983):淳安县千岛湖林场于1982年借鉴西湖龙井工艺,以鸠坑种鲜叶试制“千岛湖龙井”;1983年庄晚芳教授品鉴后亲题“千岛玉叶”并定名。
技术认证(1986-1991):1986年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1989年连获全省一类名茶奖,1991年获浙江省名茶证书。
地理标志保护(2007):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确立千岛湖茶产业核心地位。
生长环境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5-17℃,无霜期230-270天,年降水量1319.7毫米,春雨与梅雨期湿润。
生态特征:千岛湖森林覆盖率81%-93%,国家一级水体(透明度7米),酸性红壤与砂质土富含矿物质,湖面云雾形成“湖陆小气候”。
产区
产区范围: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流域。
核心产区:青溪一带原始森林覆盖区,依托湖区岛屿微气候。
分类
按原料等级:
特级:一芽一叶初展,芽长于叶,白毫显著(每500g鲜叶含4100-4300芽头);
一级:一芽一叶为主,匀整度略低于特级;
二级:含少量一芽二叶,滋味醇和。
茶树
主栽 鸠坑群体种(省级良种):
叶形肥壮,茸毛密布,茶多酚含量>30%,适制性强;
辅以 龙井43 等品种提升早春茶品质。
等级
(按鲜叶标准与加工精度)
特级:纯芽头或一芽一叶初展,干茶扁平挺直无断碎,汤色嫩绿明亮;
一级:一芽一叶占比≥90%,允许微量茎梗,滋味鲜醇;
二级:一芽二叶为主,叶底匀整,香气清雅。
外形
干茶:扁平形,条直显毫,黄绿间翠;
汤色:黄绿明亮(新茶),陈化后转深;
叶底:嫩绿成朵,肥厚匀齐。
香气
豆香(主调),清香,嫩香
滋味
鲜爽(氨基酸丰富),醇厚,回甘明显
功效
抗菌抑菌(茶多酚抑制痢疾杆菌效率>90%);
防龋齿(氟含量200-300ppm,形成牙釉保护层);
降脂减肥(咖啡碱协同茶多酚促脂肪分解)。
工艺
鲜叶采摘→摊放(6-12小时,含水率70-72%)→杀青做形(110-130℃,“抖、带、捺、抓”手法定型)→筛分摊凉→煇锅定型(70-80℃,“擞、挺、压、磨”精修)→筛分整理
工艺特点:手工炒制“手不离茶,茶不离锅”,减重率60-65%,终品含水率≤6%,形成“光、扁、平、直”形态。
冲泡
玻璃杯/盖碗泡法:
投茶比1:50(例:3g/150ml),水温80-85℃(沸水晾置);
温杯后下投法定点注水,第一泡10秒出汤;
2-5泡逐次增加5-10秒,优质茶耐泡5次。
品饮
注意事项:
忌空腹饮用(单宁刺激胃黏膜);
避免沸水直冲(破坏叶绿素致汤色发黄);
开汤后即饮,避免久浸产生涩味;
储存需密封避光,冷藏防陈化(保质期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