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绿茶
日照绿茶属绿茶类,山东省日照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具有汤色黄绿明亮、栗香浓郁、回味甘醇、叶片厚、香气高、耐冲泡等独特品质,被誉为“中国绿茶新贵”,与日本静冈、韩国宝城并称世界“三大海岸绿茶”。其茶树越冬期长,积累营养成分多,儿茶素和氨基酸含量分别高于南方茶13.7%和5.3%。
发展历史
南茶北引起源(1956-1965年):山东省启动“南茶北引”工程,1959年日照被选为首批试种基地,克服冻害、虫害后,1966年引种成功。
产业扩张(1966-1998年):茶园从2个村8.7亩扩展至333个村10189亩,1973年国家农业部在日照召开“南茶北引西迁”经验交流会。
品牌崛起(1998年后):1998年确立为支柱产业,2006年获地理标志保护,2020年入选欧盟地理标志名录,品牌价值突破60亿元。
生长环境
气候: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日照14小时,越冬期比南方长1-2个月,昼夜温差大,利于内含物积累。
土壤生态:山地丘陵微酸性黄棕壤土,有机质及矿物质丰富,森林覆盖率93%,无工业污染。
产区
产区范围:日照市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现辖行政区域(东经118°25′—119°39′,北纬35°04′—36°04′)。
核心产区:岚山区巨峰镇“百里茶廊”、甲子山、北垛山八大流域,茶园平均海拔370米。
分类
按产季:
春茶:谷雨前后采摘,一芽一叶初展,叶片厚、滋味鲜爽,板栗香浓郁,耐冲泡(特级茶单价≥800元/斤);
夏茶:夏季采摘,叶质粗硬,滋味略涩,耐泡度低;
秋茶:立秋后采制,香气高扬,滋味浓醇,有“秋白露”特色。
茶树
主栽 黄山群体种、龙井43号、福鼎大白茶、鸠坑中小叶种,抗寒性强,鲜叶标准为春茶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
等级
特级:全芽或一芽一叶初展,白毫显露≥90%,嫩栗香高长,滋味鲜醇浓爽;
一级:一芽一叶为主,条索匀整,香气清高,滋味醇和;
二级:含少量一芽二叶,香气纯正,滋味浓醇。
外形
卷曲形(条索细紧卷曲),扁平形(外形扁平光滑);汤色黄绿明亮;叶底肥厚嫩绿匀整。
香气
栗香(主调),清香,嫩栗香,豆香。
滋味
醇厚,鲜爽,浓醇(新增),回甘持久。
功效
降脂减肥(儿茶素抑制脂肪合成效率更高);抗氧化(茶多酚清除自由基能力为维E的10倍);坚齿明目(氟含量200ppm,维生素C含量高)。
工艺
摊青(4-6小时)→杀青(140-200℃)→揉捻→二青→做形(卷曲形搓团提毫/扁形压扁)→烘干→提香
工艺特点:手工搓团提毫形成“白毫似雪”,机械与手工结合保香气,夏茶“嫩叶老杀”防苦涩。
冲泡
水温控制法:
春茶用80-85℃水温(沸水晾凉),夏秋茶可用90℃;
茶水比1:50(3g茶/150ml水),首泡30秒出汤,后续递增10秒,可泡4-8次。
品饮
注意事项:
忌空腹饮用(单宁刺激胃黏膜);
新茶避光存放15天褪火气,长期贮藏需密封冷藏(0-5℃);
避免沸水直冲(破坏叶绿素致汤色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