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银猴

松阳银猴

松阳银猴属绿茶类,浙江省松阳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8年获批)。因条索卷曲多毫、形似猴爪、色泽银白而得名,以“形似猴爪、白毫显露、汤色绿明、栗香持久”为核心品质,被誉为“茶中瑰宝”。2023年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获金奖,并被列为国务院会议指定用茶。

发展历史

唐宋渊源:松阳唐代产茶已兴盛,宋代苏东坡诗句“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液今何有”描述其品质;

现代创制:1981年由松阳县农业局基于古法工艺研制成功,1984年获评浙江省名茶,2003年获浙江省名牌产品认证。

生长环境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7.7℃,年降水1511毫米,雾日≥200天,湿度≥80%;

土壤生态:黄泥土和红松泥为主,pH值4.5-6.5,土层厚≥0.5米,有机质含量≥1.0%;

地形:瓯江上游群山环抱(卯山、万寿山等),溪流纵横,森林覆盖率93%。

产区

产区范围:浙江省松阳县全境(地理标志保护区域);

核心产区:赤寿乡半古月村“谢猴山”古茶园(海拔≥300米)及45亩银猴茶保护基地。

分类

按外形工艺:

卷曲型银猴:传统工艺,条索卷曲似猴爪,栗香显著(主销品类);

扁形银猴:改良工艺,扁平挺直,清香突出(衍生品类)。

茶树

主栽 多毫型银猴良种(当地选育),辅以 龙井43、迎霜、白叶1号等无性系品种;鲜叶标准:特级为一芽一叶初展,芽长于叶。

等级

特一级:全芽或一芽一叶初展≥90%,白毫密披,栗香高锐(单价≥800元/斤);

特二级:一芽一叶初展≥80%,条索紧实翠润;

一级: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滋味鲜醇;

二级:一芽二叶为主,香气纯正。

外形

卷曲多毫(弯钩状),肥壮匀整;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成朵、匀齐肥嫩。

茶叶图片
香气

栗香(主调),清香持久,冷香(高山生态特有)。

滋味

鲜爽,甘醇,浓鲜(氨基酸鲜味显著),回甘迅猛。

功效

提神醒脑(咖啡碱含量高于普通绿茶20%);

抗氧化(茶多酚清除自由基效率为维E的18倍);

清热解暑(性微寒,缓解燥热症状)。

工艺

摊放(厚度1.5-2cm)→杀青(150-200℃抛闷结合)→揉捻(轻-重-轻手法)→造型(80℃抖捺理手法塑弯钩状)→烘干(初烘75℃→足烘50℃)

工艺特点:独创“慢速轻炒,边炒边整”技法保白毫与卷曲外形,全程手工操作。

冲泡

玻璃杯三投法:

水温85-90℃,茶水比1:50(3g/150ml);

注水至杯1/3→摇香30秒→续水至七分满;

首泡1分钟出汤,2-4泡逐次增15秒,耐泡度4-6次。

品饮

注意事项:

忌空腹饮(单宁刺激胃黏膜);

新茶避光存放15天褪火气,长期贮藏需密封冷藏(0-5℃);

避免沸水直冲(破坏叶绿素致汤色发黄)。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