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银子
碎银子属普洱熟茶,因外形酷似散碎银两而得名,又称“茶化石”或“金不换”。由普洱熟茶渥堆发酵过程中结块的老茶头精制切割而成,质地紧实如石,糯香显著,耐泡度极高(可达20泡以上),兼具收藏与品饮价值。
发展历史
起源:源于普洱茶渥堆发酵中的副产品“老茶头”,古代茶马古道上曾替代银两交易。
现代创制:2013年正式命名并精制化,通过切割、抛光工艺提升品质,成为普洱熟茶的高端衍生品类。
生长环境
气候:云南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4-17℃,年降水1500mm以上,终年云雾缭绕,湿度≥80%。
地形土壤:海拔1600米以上高山(如布朗山),红黄壤土,pH值4.5-6.5,富含矿物质,森林覆盖率93%。
产区
产区范围:云南省普洱市、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腊县为核心)。
核心产区:勐海县布朗山古树茶园(树龄≥百年),赤寿乡半古月村保护基地。
分类
按形态工艺:
颗粒型碎银子:传统切割工艺,颗粒均匀如银砾,糯香突出(主销品类)。
饼型碎银子:压制成饼状,便于长期陈化,陈香更显著。
茶树
主栽 云南大叶种古树茶(勐库种、勐海大叶种),辅以 野生银猴种;原料标准:百年以上古树春茶芽头,一芽一叶初展。
等级
特一级:古树头春芽≥90%,颗粒饱满乌亮,糯香高锐(单价≥1000元/斤)。
特二级:一芽一叶为主,颗粒紧实,甜醇顺滑。
一级:混采春茶,香气纯正,耐泡度稍逊。
外形
颗粒状,乌黑油润,坚硬如石;汤色红浓透亮如琥珀;叶底紧实不散,褐红匀整。
香气
糯香(主调),陈香,枣香(陈化后),木香(古树特有)。
滋味
醇厚,甘滑,甜润(果胶含量高),回甘绵长。
功效
降脂减肥(茶多酚分解脂肪效率高于普通熟普30%);
养胃护胃(果胶形成保护膜,缓解胃酸);
抗氧化(茶黄素清除自由基活性为绿茶的1.5倍)。
工艺
摊晾→杀青→渥堆发酵(45-60天)→老茶头筛分→切割→抛光→糯米香叶熏制→足干
工艺特点:独创“二次发酵+精切割”技术,糯米香叶熏蒸增香,全程手工筛选。
冲泡
紫砂壶高温法:
水温100℃,茶水比1:30(5g/150ml);
润茶2次(5秒/次),首泡10秒出汤,2-10泡逐次增5秒,可煮饮提升醇厚度。
品饮
注意事项:
忌空腹饮(单宁刺激胃黏膜);
新茶密封避光存1月褪火气,长期贮藏需恒温(25℃)干燥;
睡前3小时避免饮用(咖啡碱含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