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黄茶

天台黄茶

天台黄茶属绿茶类,为浙江特有珍稀茶树品种(中黄1号)制成的特色茶品。其原料鲜叶因自然变异呈现鹅黄、淡黄色泽,氨基酸含量高达7.0%以上(普通绿茶2~3倍),以“三绿透三黄”(外形嫩绿透金黄、汤色嫩绿透黄、叶底嫩黄)的独特品质著称,2019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

发展历史

发现与命名:1998年天台茶农陈明在街头镇古寒岩寺后发现自然黄化变异古茶树,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协作研究,2008年实现无性繁殖大田栽培,2013年通过浙江省林木良种认定并命名“中黄1号”;

产业推广:2012年起天台县政府设专项资金扶持,连续亮相G20杭州峰会、北京世园会等国际平台,2019年品牌价值突破50亿元。

生长环境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6.8℃,年雾日≥200天,湿度≥80%,昼夜温差显著;

地形土壤:核心产区海拔100-260米,红黄壤土层深厚(≥80cm),pH值4.5-6.5,有机质≥3%,森林覆盖率93%。

产区

产区范围:浙江省天台县全境;

核心产区:街头镇古寒山寺周边、平桥镇紫凝山百年古茶园(树龄≥30年)。

分类

按外形工艺:

扁形:仿龙井工艺,扁平光滑似雀舌(市占主力);

条形:自然舒展,匀直挺秀显锋苗。

茶树

主栽 中黄1号(自然黄化变异种),灌木中叶类,叶椭圆形肥厚,叶背茸毛少,春梢鹅黄色,夏梢淡黄,抗寒抗旱性强,一芽二叶鲜叶氨基酸≥7.0%。

等级

特一级:全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芽长>叶),干茶嫩黄鲜润,板栗香高锐持久(单价≥6000元/斤);

特二级:一芽一叶为主,干茶嫩黄尚润,嫩香明显;

一级:一芽二叶,干茶绿黄匀齐,滋味鲜醇。

外形

扁平形(扁形),眉形(条形);干茶扁平光滑挺秀或匀直挺秀,色泽鹅黄带绿显毫;汤色淡黄明亮(扁形)或嫩黄鲜亮(条形);叶底嫩黄明亮成朵(特级)或绿黄明亮(一级)。

茶叶图片
香气

板栗香(主调),嫩香,花果香(春茶特有)。

滋味

鲜爽(氨基酸鲜味显著),甘醇,回甘绵长,苦涩度低(茶多酚含量14.7%,低于普通绿茶)。

功效

护眼:叶黄素含量为普通绿茶3倍,缓解电子屏幕蓝光损伤;

增强免疫:氨基酸促进抗体生成,清除自由基效率为维E的18倍;

降脂:茶多酚分解脂肪速度比普通绿茶快30%。

工艺

鲜叶摊放(6-8小时)→杀青(280℃抛闷结合)→理条做形(80℃塑扁形/条形)→干燥(110℃初烘→60℃复烘)

工艺特点:全程无闷黄工序,黄色源于品种自然黄化;全程避金属器具防氧化,每500克需3万芽。

冲泡

玻璃杯泡法:水温85-90℃,茶水比1:50(3g/150ml),注水1/3摇香→续至七分满,首泡15秒,后续每泡增5-10秒;

盖碗泡法:润茶2次(5秒/次),特级茶耐泡度8-10次。

品饮

注意事项:

忌沸水冲泡(>90℃致叶绿素分解,汤色发黄);

新茶需避光存放15天褪火气,开封后72小时内饮毕防香气逸散;

空腹慎饮(单宁含量比普通绿茶高20%)。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