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翠兰

岳西翠兰

岳西翠兰属绿茶类,为安徽省岳西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核心品质为“三绿”(干茶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外形芽叶相连舒展成朵,形似兰花,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醇甘爽。1985年被评为全国新创“十大名茶”,2013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2020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发展历史

创制背景(1980年代):在传统“小兰花茶”工艺基础上,由程东明、查道生等茶师于包家石佛寺、姚河竹山两地创制成功;1985年在安庆地区名优茶评比中包揽前两名,同年获评全国新创“十大名茶”。

荣誉发展:1996年获农博会金奖;2010-2012年四次作为国宾礼茶馈赠外国元首;2020年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产业升级:2024年茶园面积达18万亩,综合产值超20亿元,品牌价值19.63亿元。

生长环境

气候地形:大别山腹地海拔400-1000米山区,年均温16.4℃,湿度≥77%,年雾日超200天,昼夜温差显著。

土壤生态:红黄壤(pH值4.5-6.5),有机质含量高,富硒、锌微量元素;森林覆盖率74%,核心区为水源保护区,禁用化肥农药。

生态管理:茶园终年云雾弥漫,漫射光促进氨基酸积累(春茶氨基酸≥6.3%,茶多酚≤19.5%)。

产区

产区范围:安徽省岳西县24个乡镇182个行政村。

核心产区:

姚河香炉冲(姚河、头陀、黄尾等乡镇)

包家石佛寺(包家、古坊、河图等乡镇)

田头闵山(田头、五河、菖蒲等乡镇)。

分类

翠芽(特级):单芽制作,挺直显毫,嫩香高锐;

翠尖(一级):一芽一叶初展,卷曲形,清香持久;

翠兰(二级):一芽二叶初展,舒展成朵,滋味浓醇。

茶树

主栽 地方群体种(有性系,兰花香显著),辅栽 石佛翠、舒茶早、龙井43、乌牛早等无性系良种;鲜叶标准:特级为单芽,春茶维生素C含量121mg/100g。

等级

特级(翠芽):单芽≥95%,匀整挺直,翠绿显毫(单价≥600元/斤);

一级(翠尖):一芽一叶≥90%,卷曲成朵,清香持久;

二级(翠兰):一芽二叶,滋味醇和耐泡。

外形

卷曲形(翠尖),舒展成朵形;干茶芽叶相连、翠绿显毫;汤色碧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成朵。

茶叶图片
香气

清香(主调),兰花香(群体种特有),嫩栗香(春茶)。

滋味

鲜爽(氨基酸鲜味显著),醇厚,回甘绵长,苦涩度低。

功效

强抗氧化:维生素C含量121mg/100g(为普通绿茶2倍);

清热利尿:儿茶素加速新陈代谢,促水分排出;

提神醒脑:咖啡碱含量2.8%-3.5%,提神效率高于普通绿茶30%。

工艺

鲜叶摊放→杀青(竹帚抛炒240℃)→手工理条→毛火(炭烘80℃)→复摊→足火(炭烘60℃)

工艺特点:全程竹木器具避金属氧化;炭火烘焙赋予独特“冷韵”;特级茶每500克需4万芽。

冲泡

玻璃杯上投法:水温85-90℃,茶水比1:50(3g/150ml),注水七分满后投茶,静置2-3分钟;

盖碗冲泡:润茶5秒,首泡20秒出汤,可冲4-6次。

品饮

注意事项:

忌沸水冲泡(>90℃致汤色黄变及鲜味流失);

新茶避光存放15天褪火气,开封后7日内饮毕锁香;

空腹慎饮(单宁刺激胃黏膜),宜餐后1小时饮用。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