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古树红茶
云南古树红茶属滇红茶的高端分支,以百年以上野生乔木古茶树鲜叶为原料,在传统滇红工艺基础上精制而成,其核心特点对比如下:
从属于
发展历史
云南古树红茶诞生于21世纪初,伴随普洱茶古树概念兴起而发展。其工艺承袭1938年冯绍裘创制的滇红技艺,但原料标准提升为树龄300年以上野生古茶树,定位高端收藏市场,与金骏眉等创新红茶同期推动红茶产业升级。
生长环境
同滇红主产区(临沧、凤庆、保山等地),但古树茶树集中于海拔1500米以上原始森林。年均温15–18℃,年降水量超2000毫米,终年云雾缭绕,土壤为未受污染的红黄壤,腐殖质含量更高,紫外线强促进氨基酸积累。
产区
主产区:临沧大雪山、保山高黎贡山、镇沅哀牢山、普洱无量山等原始森林带。
核心产区:临沧凤庆、勐库冰岛古茶园,留存树龄超300年野生乔木古茶树。
分类
按工艺分两类:
古树晒红:日光晒干,保留活性酶,具陈化潜力,新茶香气含蓄,陈化后呈现水蜜桃香、野兰香。
古树烘红:高温烘干,香气高扬(蜜糖香、花果香),但陈化空间有限,需2年内饮用。
茶树
原料品种:
野生型云南大叶种乔木古茶树(如勐库大叶种、凤庆大叶种古树变种)。
树龄均超百年,根系深达地下10米,吸收丰富矿物质,鲜叶肥厚,茶多酚含量超40%(高于普通滇红35%)。
外形
条索紧实呈条状(非颗粒),乌黑油润,金毫隐现,叶边泛红;叶底肥厚柔韧,红褐色带古铜光泽。普通滇红条索卷曲,叶身单薄,茸毛多。
香气
山野韵、蜜果香、木质香,香气沉稳持久,冷杯挂香明显(普通滇红为甜香、蜜香,香气飘散较快)。
滋味
醇厚饱满、鲜爽甘活、喉韵深邃,层次丰富,回甘生津强烈持久(普通滇红滋味浓强但单薄,偶带酸味,回甘弱)。
工艺
萎凋→手工揉捻→精准发酵→干燥(晒干/烘干)
工艺差异:
萎凋:自然萎凋超18小时,保留鲜叶活性。
揉捻:手工轻揉,避免细胞壁过度破损。
发酵:控温25–28℃,湿度90%,时长较滇红延长50%,促进茶黄素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