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色种
漳州色种属乌龙茶类,为福建省漳州市特产,是闽南乌龙茶拼配茶的代表性产品。其核心品质为“条索紧结卷曲,汤色橙黄清澈,香气清纯带花果香,滋味醇厚回甘”。由漳州茶厂于20世纪50年代创制,与“流香”“一枝春”并称漳州三大经典茶品,2019年漳州乌龙茶精制工艺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展历史
创制背景(1950年代):1954年漳州茶厂成立后,整合闽南地区传统茶商技艺,将安溪铁观音以外的多品种乌龙茶拼配定型为“色种茶”;1956年公私合营时吸纳奇苑、源美等老茶庄工艺。
经典地位:1960年代与“流香”“一枝春”形成三大品牌,民间顺口溜“乘风飞马大前门,流香色种一枝春”印证其奢侈级消费地位;1983年“S201一级色种”获福建省优质产品称号。
非遗传承:2019年漳州乌龙茶精制工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色种茶作为核心产品延续手工纸包装传统,2024年入选中国茶叶谱系代表品。
生长环境
气候地形:主原料产自闽南海拔600-800米山区(如华安、南靖、平和),年均温16-20℃,湿度≥75%,年雾日超200天,昼夜温差显著,漫射光促内含物质积累。
土壤生态:红黄壤为主(pH值4.5-6.0),富含硒、锌微量元素;核心茶园为水源保护区,禁用化肥农药,推行“猪-沼-茶”生态循环。
产区
产区范围: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南靖县、平和县、诏安县等11个县区。
核心产区:华安县仙都镇(铁观音主原料)、南靖县书洋镇(丹桂)、平和县崎岭乡(白芽奇兰)。
分类
分类(按拼配原料品种):
黄金桂(黄旦):条索细紧卷曲,香气清幽似桂花,滋味鲜爽;
毛蟹:条索紧结带白毫,香气带茉莉花香,微果香;
本山:条索壮实如竹节,香气类似铁观音而较清淡;
奇兰:条索细瘦,香气清高带兰花香;
梅占:条索粗壮,香气带线香香,滋味浓厚。
茶树
主拼配品种为 福建本地群体种,包括本山、毛蟹、黄金桂、梅占、奇兰等;鲜叶标准:春茶一芽二叶至三叶,茶多酚含量≥25%,氨基酸≥4.0%。
等级
等级(据DB35/T 943-2009感官指标):
特级:条索紧结卷曲,砂绿油润,清香高锐,滋味鲜醇甘爽;
一级:条索壮结,砂绿油润,香气清纯,滋味尚醇厚;
二级:条索较壮结,稍砂绿,香气尚浓欠长,滋味尚醇;
三级:条索尚壮结,色泽乌润,香气稍淡,滋味尚浓稍粗。
外形
卷曲形;干茶条索紧结卷曲、砂绿油润带黄;汤色橙黄清澈明亮;叶底软亮匀整、绿叶红镶边。
香气
清香(主调),兰花香(特级茶),花果香(拼配特有),嫩栗香(春茶)。
滋味
醇厚(浓淡适中),鲜爽(氨基酸鲜味),回甘(蔗糖甜感),微苦涩(毛蟹品种特性)。
功效
降脂控糖:茶多酚加速脂肪分解效率比普通乌龙茶高30%;
强抗氧化:儿茶素清除自由基效率为维生素E的18倍;
健胃消食:促消化液分泌,缓解腹胀。
工艺
鲜叶采摘→晒青(重晒)→晾青→做青(摇青与晾青交替)→杀青→揉捻→烘焙(炭焙≤60℃)→拼配归堆
工艺特点:非遗拼配技术调和多品种风味;重摇青促花果香;炭焙赋予“火功香”,全程竹木器具避金属氧化。
冲泡
盖碗热泡法:水温95-100℃,茶水比1:15(5g/75ml),润茶5秒,首泡焖15-20秒出汤,每泡增时5秒,可冲6-8次;
紫砂壶冲泡:提升香气层次,适宜陈年色种茶。
品饮
注意事项:
忌沸水直冲(>100℃破坏花果香韵);
新茶避光存放15天褪“火气”,开封后7日内饮毕防香气逸散;
空腹慎饮(单宁刺激胃黏膜),宜餐后1小时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