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八仙

诏安八仙

诏安八仙茶属乌龙茶类,为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特产,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其核心品质为“条索紧结重实,色泽乌褐油润,香气高锐持久(品种香突出),滋味浓厚鲜爽,回甘显著,耐冲泡”。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新选育的国家级乌龙茶良种(GS1302-1994),2021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3年入选“福建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发展历史

选育阶段(1965-1994年):1965年茶叶专家郑兆钦在诏安县秀篆镇发现茶树变异株,1968年于白洋乡汀洋村八仙山下扦插育苗,存活17株母树;1986年通过省级良种审定,1994年获国家级茶树良种认证。

产业沉浮(1990-2010年):1990年代种植面积达2.8万亩,后因扩种无序、工艺粗放导致品质下滑;2010年后通过工艺改良(延长做青、炭焙提香)及制定行业标准实现复兴。

现代发展(2020年至今):2021年获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2023年全县种植面积5.66万亩,年产量1.73万吨,综合产值18亿元,产品远销广东、北京及东南亚。

生长环境

气候水文: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18-22℃,湿度≥80%,年雾日超200天,昼夜温差显著;澜沧江支流九鹏溪灌溉,云雾漫射光促氨基酸积累(春茶氨基酸≥6%)。

土壤生态:红黄壤为主(pH4.5-6.0),富硒土壤占比78%(硒含量0.15-0.35mg/kg),有机质≥6.01%;核心产区森林覆盖率80%,推行“猪-沼-茶”生态循环,禁用化肥农药。

产区

产区范围:福建省诏安县辖15个乡镇(梅洲、四都、官陂、秀篆等)251个村。

核心产区:白洋乡汀洋村(母树保护区)、建设乡万石溪、官陂镇公田、秀篆镇礤岭,海拔600-800米云雾带。

茶树

主栽 八仙茶品种(小乔木大叶类,国家级良种GS1302-1994);特性:早芽、高产、抗病虫,春梢抽长快,节间长;鲜叶标准:一芽二叶至三叶,春茶茶多酚≥25%,氨基酸≥4.0%。

等级

等级(据GH/T 1236-2018行业标准):

特级:条索紧结重实,砂绿油润,兰香高锐持久,滋味浓厚回甘(参考价≥700元/斤);

一级:条索壮结,香气清纯,汤色橙黄,滋味醇厚;

二级:条索尚紧,香气纯正,滋味浓强稍粗。

外形

卷曲形;干茶条索紧结重实、乌褐油润带蜜黄;汤色乌龙茶橙黄明亮、红茶红艳清澈;叶底乌龙茶柔软明亮红边显、红茶嫩软红匀。

茶叶图片
香气

品种香(主调,高锐持久),兰花香(特级茶),火香(炭焙工艺)。

滋味

浓厚(粘稠感强),鲜爽(氨基酸鲜味),回甘(蔗糖甜感持久),微苦速化(品种特性)。

功效

强抗氧化:茶多酚清除自由基效率为维E的18倍,延缓衰老;

降脂控糖:儿茶素加速脂肪分解效率比普通乌龙茶高30%;

软化血管:富硒成分(0.15-0.35mg/kg)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动脉硬化。

工艺

鲜叶→萎凋(日光晒青15-30分钟)→做青(摇青与晾青交替3-5次/14-18小时)→杀青(滚筒240-280℃)→揉捻→初烘(120-140℃)→复焙(85-120℃)

工艺特点:重晒青促酶活性,摇青薄摊形成兰花香;炭焙锁香,含水率≤7%;多茶类适制性(乌龙/绿/红茶工艺兼容)。

冲泡

盖碗工夫泡:水温95-100℃,茶水比1:15(5g/75ml),润茶5秒,首泡焖15-20秒出汤,每泡增时5秒,可冲6-8次;

传统斟茶法:注汤“关公巡城”(茶汤轮注入杯),收汤“韩信点兵”(浓茶均分),品饮先观汤色,再闻香啜饮。

品饮

注意事项:

忌沸水直冲(>100℃破坏茶氨酸致鲜味流失);

空腹慎饮(单宁刺激胃黏膜),宜餐后1小时饮用;

新茶避光存放15天褪“火气”,开封后7日内饮毕防香气逸散。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