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绿

屯绿

屯溪绿茶简称“屯绿”,属绿茶类,为安徽省黄山市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核心品质为“条索紧结匀整、色泽绿润起霜,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浓厚醇和”。因历史上集中于屯溪加工输出而得名,是中国炒青绿茶的代表性品种,被誉为“绿色金子”,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88年获雅典世界优质食品银质奖。

发展历史

起源与发展(明代至清末):明隆庆年间(约1570年)徽州休宁创制松萝茶,为炒青鼻祖;清道光年间(1842年)五口通商后,徽州松萝经屯溪集散外销,逐渐统称“屯绿”。同治年间年均外销超10万引(每引50公斤),茶号林立,民谣“未见屯溪面,十里闻茶香”印证其盛况。

鼎盛时期(20世纪初):1913年远销欧美,1920年屯溪茶商超百家,获誉“首屈一指的好茶”;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金奖奠定国际地位。

现代复兴(1949年后):1949年后国家统购统销,销往50余国;1988年获雅典食品银质奖;2010年后通过非遗工艺保护(2006年省级非遗)及中欧班列出口复兴,2023年综合产值超18亿元。

生长环境

气候地形:黄山山脉海拔300-1000米,年均温16-20℃,湿度≥75%,年雾日超200天,昼夜温差显著,漫射光促氨基酸积累(春茶氨基酸≥4.0%)。

土壤生态:红黄壤为主(pH4.5-6.0),富含有机质及硒元素(部分产区硒含量0.15-0.35mg/kg);核心茶园为水源保护区,推行“猪-沼-茶”生态循环,禁用化肥农药。

产区

产区范围:安徽省休宁县、歙县、宁国市、绩溪县及祁门县东乡等地。

核心产区:休宁县流口(茗洲茶)、祁门县凫峰乡(杨树林茶)等洲地茶园,以“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的微域气候著称。

分类

分类(按工艺与形态):

炒青类:

珍眉:条索细紧如眉,汤色绿明,主销北非、欧洲;

贡熙:颗粒圆结似珠,滋味醇厚,主销俄国;

特针:芽尖挺直,清香高锐,高端礼品茶;

雨茶:短碎如雨点,浓强耐泡,性价比款;

秀眉/绿片:碎切形,用于袋泡茶或调味茶基。

烘青类:色泽深绿,滋味醇和,适宜窨制茉莉、珠兰等花茶。

茶树

主栽 本地群体种(灌木型),以祁门槠叶种、休宁种为主;鲜叶标准:春茶一芽二叶至三叶,茶多酚≥25%,含水量≤72%。

等级

等级(据精制花色与感官指标):

特级(特珍):条索紧细匀整,砂绿起霜,栗香高锐持久,滋味鲜醇(参考价≥700元/斤);

一级(珍眉):条索壮实,香气清纯,汤色黄绿明亮;

二级(贡熙/雨茶):条索稍粗,滋味浓强,性价比款(200-400元/斤);

三级(秀眉/绿片):碎切形,用于工业原料或低端市场。

外形

卷曲形(炒青),碎切形(秀眉/绿片);干茶条索紧结重实、色绿带灰起霜;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亮、芽叶完整。

茶叶图片
香气

栗香(主调,炒青工艺),清香(烘青茶),兰花香(特级凫绿)。

滋味

醇厚(浓淡适中),鲜爽(氨基酸鲜味显著),回甘(甜味持久),微涩速化(群体种特性)。

功效

强抗氧化:茶多酚清除自由基效率为维E的18倍,延缓衰老;

降脂控糖:儿茶素加速脂肪分解效率比普通绿茶高30%;

防龋健齿:氟含量抑制生龋菌,减少牙菌斑。

工艺

初制:鲜叶→摊晾→杀青(滚筒240-280℃)→揉捻→二青(120℃)→三青(90℃)→辉干(60℃)→毛茶

精制:毛茶→烚炒(手工定香)→筛分(抖/圆/飘筛)→风选→紧门→拣剔→匀堆→成品

工艺特点:非遗精制37道工序,“现采现制”;杀青“高温匀杀,嫩叶老杀”;揉捻“嫩叶轻压短揉,老叶重压长揉”;烚炒工序以竹木器具避金属氧化。

冲泡

盖碗法:水温85-90℃,茶水比1:50(3g/150ml),润茶5秒,首泡20秒出汤,每泡增时10秒,可冲3-4次;

玻璃杯直泡:水温80-85℃,注水后静置2分钟观赏叶底“海底森林”景观。

品饮

注意事项:

忌沸水冲泡(>90℃破坏鲜爽度致苦涩);

新茶避光存放15天褪“火气”,开封后7日内饮毕防香气逸散;

空腹慎饮(单宁刺激胃黏膜),宜餐后1小时品饮。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