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绿茶

凌云绿茶

凌云绿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特产,属不发酵茶类,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5年登记)。因采用国家级良种“凌云白毫种”鲜叶制作且叶背密披白毫而得名,核心特色为“色翠、毫多、香高、味浓、耐泡”,汤色嫩绿清澈,具板栗香,兼具提神醒脑、消食解腻等显著功效。

发展历史

古代起源:栽培历史超300年,清乾隆年间被列为贡品;1915年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二等奖,成为国际认可的名茶。

现代发展:1965年被农业部认定为首批21个优良茶树品种之一;1984年获国家级茶树良种认证(编号:华茶26号);2005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2016年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生长环境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9–23℃,年降水量1700–1800毫米,年雾日超100天,昼夜温差大,漫射光丰富,利于氨基酸积累。

土壤生态:核心产区为岑王老山、青龙山火山岩风化土,pH值4.5–5.5,有机质含量高(3–4.5‰),水源为无污染山涧溪流,水质达国家一级标准。

产区

产区范围:广西百色市凌云县、乐业县全域。

核心产区:青龙山脉的玉洪乡、加尤镇,海拔800–1500米云雾带,森林覆盖率76.7%,茶园连片分布于峡谷溪涧。

分类

分类(按外形与工艺细分):

白毫王:条索紧直如针,白毫密布,清香持久,为特级绿茶代表。

凌螺春:卷曲形,形似螺,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醇回甘。

白毫银针:针芽状,单芽制作,毫香显著,滋味清甜爽口。

茶树

主栽 凌云白毫种(华茶26号),属小乔木大叶种,树高可达9米;芽叶肥壮多毫,鲜叶含氨基酸3.36%、茶多酚35.6%,为高香浓味奠定基础。

等级

等级(感官与原料综合评定):

特级:一芽一叶为主,白毫显露90%以上,条索紧秀匀直,香气馥郁带板栗香。

一级:一芽二叶初展,条索紧结,滋味鲜醇,汤色绿明。

二级:成熟叶为主,香气纯正,耐泡性强,性价比款。

外形

针芽状,卷曲形;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形似银针;汤色嫩绿清澈;叶底青橄榄色、匀嫩亮润。

茶叶图片
香气

板栗香(主调),清香(新茶),毫香(玉米香)。

滋味

鲜爽(氨基酸鲜味显著),浓醇(茶多酚丰富),回甘(甜味持久)。

功效

提神醒脑:咖啡碱含量4.91%,增强警觉性效率优于普通绿茶;

消食解腻:茶多酚35.6%加速脂肪分解,缓解油腻感;

抗氧化:儿茶素总量182.92mg/g,清除自由基效率为维生素E的18倍。

工艺

采摘→摊青→杀青(高温180-200℃)→揉捻→炒干(低温慢炒)→复香

工艺特点:强调“低温慢炒三青”保毫香;全程竹木器具加工,杀青后扇风散热防闷黄,含水率≤6%。

冲泡

玻璃杯上投法:水温80-85℃,先注水至七分满,再投茶3克,静置1-2分钟品饮;

盖碗法:投茶后注水沿杯壁缓冲,首泡30秒出汤,后续每泡增时15秒。

品饮

注意事项:

耐泡性强(可冲泡4-5次),每次递增浸泡时间15-30秒;

空腹慎饮(单宁刺激胃黏膜),宜餐后1小时饮用;

神经敏感者晚间忌饮(咖啡碱致失眠)。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