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绿茶
梵净山绿茶产自贵州省铜仁市,属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6年认证)。核心特征为“嫩绿油润、清香持久、鲜醇回甘”,依托梵净山“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生态优势,茶叶富含氨基酸(3.5-4.5%)与茶多酚(20-30%)。以扁形翠峰茶、卷曲形毛峰茶为代表,耐泡性强(7次以上),获欧盟400余项农残检测认证,被誉为“绿茶极品”。
发展历史
唐代起源:陆羽《茶经》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其味极佳”,印证唐代已产茶。
明代贡茶:1411年永义乡团龙茶进贡皇室,赐封贡茶,现存600年古茶树“中国茶树王”。
现代复兴:1987年规范种植,2005年获地理标志保护;2016年列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价值达35.2亿元(2023年)。
生长环境
气候条件:海拔400-1500米,年均温16-18℃,年雾日超200天,昼夜温差大,促进氨基酸积累(春茶氨基酸≥3.1%)。
土壤生态:黄壤、红壤(pH 4.5-6.5),富含锌硒矿物质;森林覆盖率87.6%,禁用农药化肥,符合欧盟有机标准。
产区
产区范围:铜仁市辖印江、江口、松桃、石阡、沿河、德江、思南7县,地理坐标东经107°44′-109°30′,北纬27°07′-29°05′。
核心产区:
印江县团龙村(贡茶古茶树群)
江口县太平乡(云雾茶园)
凤冈县田坝茶海之心(富锌硒土壤)
均需通过欧盟有机认证。
分类
分类(按外形工艺):
翠峰茶:扁直光滑,嫩绿油润,栗香显著,为高端名茶代表。
毛峰茶:卷曲似螺,白毫显露,清香带花香,主销大宗市场。
雪芽茶:冬采单芽,覆雪生长,滋味醇厚带独特冷香。
云雾茶:海拔1200米以上茶园,具“岩骨花香”气息。
颗粒绿茶:紧实颗粒状,甜香浓烈,耐冲泡。
茶树
主栽 福鼎大白茶(无性系中叶种),辅以 石阡苔茶(本地群体种),树龄多超50年;叶椭圆形,叶肉厚脆,一芽三叶百芽重约70克。
等级
等级(感官与原料综合):
特级:单芽为主,一芽一叶初展≤30%;扁平直滑,栗香浓郁持久,鲜爽回甘(参考价≥500元/斤)。
一级:一芽一叶初展为主,开展叶≤10%;条索紧结,清香明显,滋味醇厚(200-400元/斤)。
二级:一芽一叶为主,二叶初展≤10%;尚匀整,香气纯正,滋味醇和(<200元/斤)。
外形
扁平形(翠峰),卷曲形(毛峰),颗粒状;干茶嫩绿油润显毫;汤色嫩绿清澈;叶底嫩匀鲜活、黄绿明亮。
香气
栗香(主调),毫香(玉米香),花香(新茶),炒米香(传统火工)。
滋味
鲜醇(氨基酸鲜味),甘滑(甜味顺滑),醇厚(粘稠感强),回甘持久。
功效
强抗氧化:茶多酚≥27.5%,清除自由基效率为维E的18倍;
控糖降脂:儿茶素加速脂肪分解,效率比普通绿茶高30%;
护齿防龋:氟含量抑制龋菌,减少牙菌斑形成。
工艺
鲜叶抽检→摊青(4-6小时)→杀青(滚筒180-240℃)→揉捻(分段加压)→解块→初烘→造型(理条/搓团)→足干(80℃慢烘)→筛分归类
工艺特点:手工采摘,竹木器具避金属氧化;含水率≤7%,欧盟标准农残管控。
冲泡
盖碗热泡:水温85-90℃,茶水比1:50(3g/150ml),首泡25秒,后续递增5秒;
冷泡法:凉水冲泡,1g茶配50ml水,冷藏30分钟提升鲜爽度。
品饮
注意事项:
忌沸水(>90℃破坏活性物质致苦涩);
新茶避光醒茶7天褪火气,开封后10日内饮毕;
空腹慎饮(单宁刺激胃黏膜),宜餐后1小时品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