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黄金绿茶

保靖黄金绿茶

保靖黄金绿茶属绿茶类,湖南省湘西州保靖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0年登记)。核心特征为“四高四绝”:“四高”即氨基酸含量(7.47%)、茶多酚(20%)、水浸出物(近50%)、叶绿素(比普通茶高50%以上)含量高;“四绝”为香气浓郁、汤色翠绿、入口清爽、回味甘醇。被誉为“可以喝的文物”,现存明清古茶园2057株,树龄最高417年。

发展历史

起源传说(1539年):明嘉靖十八年,湖广都御史陆杰巡视途经保靖深山,随行百余人染瘴气,苗族老阿婆以百年老茶树叶沏汤救治。陆杰赐黄金一锭,贡于朝廷,“一两黄金一两茶”得名,苗寨改名“黄金村”。

近代保护(1994年):农艺师张湘生突破无性繁殖技术,选育“黄金1号”“黄金2号”良种,解决古茶树种质保存难题。

现代发展:2008年获中国绿茶高峰论坛金奖;2010年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2020年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保护名单;2022年茶园面积15.5万亩,综合产值23.16亿元。

生长环境

地理气候:武陵山脉腹地,北纬28°24′-28°55′,海拔300-1200米。年均温16.1℃,年降水1400mm,年雾日>180天,昼夜温差>10℃,散射光促进氨基酸积累。

土壤生态:红黄壤为主(pH 4.5-5.5),有机质>2.0%,富硒(0.82mg/kg)、锌等微量元素;森林覆盖率70.27%,负氧离子1.3万个/cm³,获“中国天然氧吧”认证。

产区

产区范围:湖南省保靖县全境(东经109°12′-109°33′,北纬28°24′-28°36′)。

核心产区:葫芦镇黄金村(古茶发源地)、吕洞山镇,现存7片明清古茶园共2057株古茶树,海拔500-800米,冷寨河、酉水灌溉。

茶叶图片
分类

分类(按茶树品种与等级):

黄金1号绿茶:特早生种,单芽为主,栗香高锐,鲜爽度极致(氨基酸≥7%)。

黄金2号绿茶:中叶种,发芽晚一周,滋味更浓醇,回甘持久(参考价≥1000元/斤)。

群体种绿茶:古茶树原料,山野气息明显,耐泡性强(200-400元/斤)。

茶树

主栽 保靖黄金茶群体种(有性繁殖,小叶种)及无性系良种 黄金1号(国家优良品种)、黄金2号、黄金168号。群体种抗逆性强;黄金1号发芽早、氨基酸含量7.47%;黄金2号持嫩性佳,适制卷曲型绿茶。

等级

等级(感官与理化标准):

特级:单芽≥90%,条索细紧翠绿、白毫密布,栗香高锐,汤色嫩绿明亮(氨基酸≥6%)。

一级:一芽一叶初展≥80%,条索匀直显毫,清香持久,滋味鲜爽(水浸出物≥45%)。

二级:一芽二叶为主,叶底黄绿匀整,滋味醇和,耐泡≥4次。

外形

针芽状(特级),眉形(一级);干茶条细匀紧、翠绿稍弯、显毫;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显芽。

茶叶图片
香气

清香(主调),嫩栗香(春茶特征),栗香(特级显著)。

滋味

鲜爽(氨基酸鲜味突出),甘醇(回甘持久),清鲜甘爽(特级特征)。

功效

强抗氧化:茶多酚清除自由基效率为维C的10倍,延缓细胞衰老;

降三高:茶多酚降血脂,儿茶素调控血糖(比普通绿茶强30%);

提神醒脑:高氨基酸与咖啡碱协同增强专注力。

工艺

鲜叶摊放(6-8小时)→杀青(130℃抛抖结合)→揉捻(轻压4-8分钟)→初烘(100℃)→复烘(60℃至含水率≤7%)

工艺特点:全程禁用化肥农药,独创卷曲型工艺塑形,木炭烘焙提香锁鲜。

冲泡

茶具:玻璃杯(观赏芽叶舒展)或白瓷盖碗;

水温:80-85℃(特级单芽用75℃);

方法:茶水比1:50(3g/150ml),特级用上投法(先水后茶),一级用中投法(先注1/3水润茶),二级用下投法(先茶后水);首泡30秒,后续递增15秒。

品饮

注意事项:

忌沸水冲泡(>85℃破坏茶氨酸致苦涩),空腹慎饮(单宁刺激胃黏膜);

新茶避光醒茶3日褪“火气”,开封后密封冷藏并于1月内饮毕;

服药期禁用(茶碱降低药效),每日≤3杯防咖啡因过量。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