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黄茶

岳阳黄茶

岳阳黄茶属黄茶类,湖南省岳阳市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4年登记)。核心特征为“黄汤黄叶”,采用独特的“双闷黄”工艺制作,兼具绿茶的清香、白茶的愉悦、青茶的韵味、红茶的爽口和黑茶的厚重,滋味醇厚甘甜。代表产品“君山银针”被誉为“黄茶之冠”,1956年获德国莱比锡博览会金奖,冲泡时芽尖竖立、三起三落,被誉为“会跳舞的茶”。

发展历史

唐代起源:岳阳黄茶前身为唐代“灉湖含膏”,载于《唐国史补》(758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将其作为陪嫁品。

明清鼎盛:清代乾隆皇帝封君山银针为御茶,岁贡十八斤;北港毛尖、龙窖山茶等品类兴起,成为全国三大黄茶主产区之一。

现代复兴:1956年君山银针获莱比锡博览会金奖;2011年岳阳市获“中国黄茶之乡”称号;2022年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品牌价值达30.84亿元,产量占全国黄茶70%。

生长环境

地理气候:北纬28°-30°黄金产茶带,环洞庭湖区域。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6.1℃,年降水1400mm,年雾日>180天,散射光丰富,昼夜温差>10℃,促进氨基酸积累。

土壤生态:红壤、黄壤为主(pH 4.0-6.0),有机质≥1.5%,富硒(0.82mg/kg)、锌等微量元素;森林覆盖率70.27%,负氧离子1.3万个/cm³,获“中国天然氧吧”认证。

产区

产区范围:湖南省岳阳市全境(东经112°18′-114°09′,北纬28°25′-29°51′)。

核心产区:君山区(君山岛)、岳阳楼区、临湘市龙窖山、平江县连云山、华容县禹山镇,海拔60-800米,受洞庭湖水体调节形成独特小气候。

分类

君山银针:单芽制作,针芽状,特级品芽头肥壮挺直,金毫显露,冲泡时三起三落。

岳阳黄芽:一芽一叶,芽形,色泽黄绿,滋味醇和鲜爽(如北港毛尖)。

岳阳黄叶:一芽二叶至多叶,眉形,叶张肥厚,耐泡性强(如黄大茶)。

紧压黄茶:蒸压成砖、饼状,含金花(冠突散囊菌),可长期存放,越陈越香(如岳阳茗片、黄金砖)。

茶树

主栽 群体种(有性繁殖)及无性系良种:

适制品种:槠叶齐、碧香早、黄金茶1号/2号/8号、桃源大叶。

特色品种:君山银针1号/2号(特早生种,持嫩性强),龙井43(适制扁形黄茶)。茶园推广“双行密植”(行距1.2-1.8米),禁用化肥农药,采用黄板/杀虫灯绿色防控。

等级

君山银针:

特级:单芽≥90%,芽头肥壮金黄,汤色杏黄明亮(氨基酸≥12.5%)。

一级:单芽≥80%,色泽黄绿,滋味鲜醇。

岳阳黄芽/黄叶:

特级:一芽一叶,条索紧细,水浸出物≥32%。

一级:一芽二叶,滋味醇和。

紧压黄茶:

特级:金花茂盛,无杂菌,汤色橙黄明亮。

二级:金花可见,滋味纯和。

外形

针芽状(君山银针),芽形(岳阳黄芽),眉形(岳阳黄叶),砖形/饼状(紧压黄茶);汤色杏黄至橙黄明亮;叶底嫩黄匀整,芽叶成朵。

茶叶图片
香气

酵香(闷黄工艺形成),嫩栗香(特级银针),菌花香(紧压金花茶),陈香(陈年紧压茶)。

滋味

醇和(浓淡适中),甘醇(回甘持久),鲜爽(氨基酸含量高)。

功效

养胃:闷黄产生大量消化酶,优化肠道菌群(对比绿茶强40%);

降糖:调节胰岛素抵抗,降低空腹血糖(茶多酚协同茶多糖);

润肺:抗雾霾损伤,增强肺部代谢功能(黄酮类物质)。

工艺

通用流程:鲜叶摊放(4-8小时)→杀青(100-160℃)→初闷黄(38-42℃,2-24小时)→揉捻→复闷黄(33-38℃,6-24小时)→干燥(≤60℃至含水率≤7%)。

工艺特点:独创“双闷黄”技术(杀青后+干燥前两次闷黄),精准控温控湿促黄变;紧压黄茶增加“发花”工序(冠突散囊菌培养)。

冲泡

茶具:玻璃杯(观赏芽尖竖立)或白瓷盖碗;

水温:80-85℃(特级银针用75℃);

方法:茶水比1:50(3g/150ml),首泡30秒,后续递增15秒;紧压茶可煮饮。

品饮

注意事项:

忌空腹饮(单宁刺激胃黏膜),餐后1小时最佳;

新茶需“褪火”存放1-2周,紧压茶可长期保存;

服药期间慎饮(茶碱降低药效),每日≤3杯。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