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兰花茶
白兰花茶属花茶类,主要原料为白兰花(Michelia alba),是仅次于茉莉花茶的第二大花茶品类,主销山东、陕西等地。其核心特征为香气浓烈持久、滋味浓厚,汤色黄绿明亮,兼具提神醒脑、化痰止咳等功效,年产量约2000-3000吨。
发展历史
起源与早期应用:白兰花窨茶历史悠久,唐代已有记录,南宋时期花茶窨制技术成熟,白兰花被用于茉莉花茶“打底”以增强香气。
独立品类形成(1937-1939年):因茉莉花茶供不应求,福建、广州等地开始单独窨制白兰花茶,形成独立品类。
现代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广州、苏州、福州、成都成为主产区,2010年纳入“中国花茶”地理标志保护体系,2020年工艺入选省级非遗。
生长环境
地理气候:亚热带气候区,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环境,年均温15-25℃,年降水1000-1500mm,耐寒性较弱(冬季需>5℃)。
土壤条件:需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土壤(pH 5.5-6.5),忌积水烂根,弱碱性土壤亦可生长。南方花期长达8个月(4-11月),以夏季伏花香气最浓。
产区
产区范围:中国南部,包括广州、福州、苏州、成都、金华等地。
核心产区:福建漳州(富硒土壤)、广州从化(高森林覆盖率)、苏州虎丘(传统窨制工艺传承地)。
分类
白兰烘青(主流):中低档烘青绿茶为茶坯,配白兰花窨制,条索紧结重实,香浓味醇。
黄兰香茗:以黄桷兰(Michelia champaca)为原料,花香清雅,汤色清澈,适制高级茶。
含笑玉露:含笑花(Michelia figo)窨制,香气清幽隽永,滋味鲜爽回甘,属高端品类。
茶树
茶坯品种:以烘青绿茶为主,如安徽槠叶种、福建福云6号(中叶类,吸香性强);
香花品种:白兰花(主)、黄桷兰、含笑花。白兰花单瓣9-12片,花瓣占全花重80%,每公斤鲜花约450-500朵。
等级
特级:条索紧细匀整,墨绿润泽,鲜灵浓郁带白兰香,茶汤清甜醇爽(配花量8%/100斤茶坯)。
一级:条索尚紧实,灰绿带毫,香气纯正,滋味醇厚(配花量6-7%)。
二级:含少量黄片,香气尚浓,滋味尚厚,适调饮或袋泡茶(配花量3-4%)。
外形
条索形(紧结重实);干茶墨绿尚润带毫;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明亮、鲜活成朵。
香气
白兰香(主调,浓烈持久),清香(茶坯烘青特征)。
滋味
醇厚(浓淡适中),鲜爽(氨基酸鲜味)。
功效
化痰止咳:挥发油(柠檬醛、丁香油酚)舒张支气管,缓解鼻塞、慢性鼻窦炎(对比普通绿茶强40%);
抗氧化美容:维生素C清除自由基效率为维E的18倍,抑制黑色素沉积;
提神醒脑:茶多酚与咖啡碱协同作用,增强大脑活跃度(每日≤3杯)。
工艺
鲜花养护(摊凉去水)→茶坯处理(复火至含水率4.5%)→窨花拌和(折瓣或切碎拼配)→匀堆装箱
工艺特点:无需通花与复火,6-8小时完成吸香;以“折瓣窨”保留香气鲜爽度,忌切碎致红变。
冲泡
茶具:白瓷盖碗或玻璃杯(利聚香观形);
水温:80-85℃(>90℃破坏挥发油致苦);
方法:茶水比1:50(3g/150ml),首泡3分钟,后续递增30秒,可泡3-4次。
品饮
注意事项:
孕妇及经期女性忌饮(白兰花兴奋子宫);
空腹慎饮(单宁刺激胃黏膜),餐后1小时最佳;
服药期间禁用(茶碱降低药效),睡前4小时禁饮防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