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属再加工茶类,以绿茶为坯、茉莉鲜花窨制而成,兼具茶香与茉莉花香,是中国产量最大的花茶品类,主销北方及日本,以香气鲜灵持久、滋味甘醇鲜爽著称。

发展历史

宋代起源:福州率先用茉莉窨茶,《本草纲目》载其可"和中下气,辟秽浊";

工艺成熟(明代):窨制技术体系成型,"九窨一提"法成标准;

产业鼎盛(1850-1930年):福州开埠后成世界最大花茶集散地,年输出量超10万担;

现代发展:2014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2020年窨制工艺列入国家级非遗。

生长环境

茶坯产区:绿茶主产区(福建/四川/云南),丘陵地貌,酸性红壤(pH 4.5-6.0),年均温18℃;

茉莉产区:喜湿热环境,需日均温≥25℃、年降水1500mm以上(如广西横州、福建福州)。

产区

产区范围:

茶坯:福建闽东、四川犍为、云南元江;

茉莉:广西横州、福建福州、江苏苏州;

核心产区:广西横州(全球60%产量)、福州闽侯(传统窨制中心)。

分类

按形态:

散茶类:条索状(特级多用烘青绿茶);

紧压类:饼状/球状(普洱熟茶为坯);

按茶坯:

茉莉烘青(主流):香高味醇;

茉莉龙珠:茶坯卷曲成球,耐泡;

茉莉红茶:滇红为坯,汤色红艳。

茶树

茶坯品种:福云6号(吸香性强)、福鼎大白毫(茸毛多)、云南大叶种(滋味浓);

茉莉品种:双瓣茉莉(主)、单瓣茉莉(香气清锐),每公斤鲜花需8000-10000朵。

等级

特级(九窨一提):条索紧细匀整,花香鲜灵无杂,茶汤清甜(配花量100斤茶:95斤花);

一级(七窨):条索尚紧,香浓纯正,滋味醇厚(配花量85斤花);

二级(五窨):含嫩茎,香尚持久,适袋泡茶(配花量70斤花)。

外形

条索形(烘青坯),针芽状(白茶坯);干茶墨绿带白毫;汤色浅黄明亮;叶底嫩匀软亮。

茶叶图片
香气

茉莉香(主调),玉兰香(打底用花),清香(茶坯特征)。

滋味

鲜爽(氨基酸鲜味),甘滑(顺滑甜润),醇厚(浓淡适中)。

功效

安神解郁:芳樟醇调节γ-氨基丁酸活性(效果为普通绿茶3倍);

抗菌:茉莉酸抑制幽门螺杆菌活性;

抗氧化:茶多酚+茉莉多酚协同清除自由基(提升50%效率)。

工艺

茶坯处理→鲜花养护→窨花拼和(层铺茶花)→通花散热→起花→烘焙→提花增香

工艺特点:需在32-37℃下窨制(>40℃致香散),"提花"步骤以鲜茉莉轻窨增鲜灵度。

冲泡

茶具:玻璃杯(观形聚香)或盖碗;

水温:85-90℃(高温致涩);

比例:1:50(3g茶/150ml);

时间:首泡2分钟→后续加30秒,可泡3次。

品饮

注意事项:

孕妇慎饮(茉莉花兴奋子宫平滑肌);

空腹忌饮(茶碱刺激胃黏膜);

过敏体质测试后饮用(少数人对挥发性萜类过敏)。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