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毛尖
五峰毛尖属绿茶类,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核心特征为“色泽嫩绿隐翠,香气清高带熟栗子香,滋味浓厚耐泡,叶底细嫩绿亮”,原料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为主,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被誉为“人间珍品”。
发展历史
唐代起源:陆羽《茶经》记载“峡州山南出好茶”,即今五峰地区,唐代已有两人合抱的野生大茶树。
清代贡茶:清代雍正年间被容美土司列为贡茶,雍正帝御批“茶香清洌,实乃上品”。
现代复兴:1991年正式创制;2010年获“中国名茶之乡”称号;2024年核心产区茶叶硒含量达1.5mg/kg,入选国礼茶名录。
生长环境
气候地形: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海拔150-2320米,年均温13-17℃,年降水1600mm,年雾日>100天,昼夜温差>10℃。
土壤生态:黄壤与砂质壤土为主,pH值4.5-6.5,富含锌、硒(含量为普通土壤12倍),森林覆盖率81%,无工业污染。
独特性:仅分布于武陵山脉富硒带,茶树与油桐树间作以提升品质。
产区
产区范围: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全域,含13个乡镇。
核心产区:采花乡、渔洋关镇、五峰镇,占全县产量80%,其中采花乡被誉为“湖北茶叶第一乡”。
分类
按原料标准划分(无明确品类细分):
特级芽茶: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长度≤2.5cm,毫香显著。
一级毛尖:一芽一叶占90%以上,滋味鲜醇。
大宗茶:一芽二至三叶,耐泡度高。
茶树
主栽 福鼎大白茶 及 本地群体种(灌木型中小叶种):
特性:早生种,抗寒性强;春茶鲜叶含水浸出物≥36%,茶多酚20%-30%,氨基酸≥5%。
等级
特级: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茸密银白,栗香高锐。
一级:一芽一叶占90%,条索紧细,滋味鲜爽。
二级:一芽二叶为主,叶底匀整,性价高。
外形
紧细圆直形(弯曲钩状),色泽翠绿油润;汤色嫩绿清澈;叶底嫩匀亮绿,芽叶竖立如“水中芭蕾”。
香气
熟栗香(主调),兰花香(清雅尾韵);陈化后显蜜香。
滋味
鲜爽(氨基酸含量高),浓厚(茶多酚丰富),回甘持久,耐泡5-7次。
功效
防辐射:茶多酚吸收放射性物质锶90/钴60的效率比普通绿茶高40%。
补硒防癌:有机硒含量达1.5mg/kg(普通绿茶0.15mg/kg),显著抑制癌细胞活性。
降脂利尿:咖啡碱促进肾脏代谢,儿茶素调节脂肪代谢效率优于红茶30%。
工艺
鲜叶摊放(6-8小时)→杀青(斜锅180℃±5,“抖搭捺甩”手法)→揉捻(竹匾顺时针推揉)→毛火(110℃)→理条塑形→足干(70℃至含水率≤6%)。
工艺特点:独创“阴阳火候”炒制(松木文武火交替),禁用机械揉捻以保持芽叶完整。
冲泡
茶具:玻璃杯(观赏芽叶舒展)或白瓷盖碗;
水温:80-85℃(沸水晾5分钟),山泉水最佳;
方法:茶水比1:50(3g/150ml),上投法(先水后茶),首泡90秒,后续递减至60秒。
品饮
注意事项:
忌空腹饮(高单宁刺激胃黏膜),餐后1小时饮用;
经期女性慎饮(鞣酸阻碍铁吸收);
服药间隔1小时,每日≤500ml防咖啡因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