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到真黄茶?先避开 “黄茶绿做” 的坑,这3招帮你辨真假

想买到真黄茶?先避开 “黄茶绿做” 的坑,这3招帮你辨真假

黄茶本来就小众,没想到造假的还不少。市场上好多贴着 “君山银针”“霍山黄芽” 标签的茶,看着像黄茶,喝着却是绿茶味儿。这不是你味觉出了问题,而是碰上了 “黄茶绿做” 的套路 —— 用绿茶工艺冒充黄茶,名字没毛病,东西却不对。今天就教你怎么躲开这些坑,买到真正的黄茶。​

茶叶图片
黄茶最常见的假:名字叫黄茶,工艺是绿茶​

“黄茶绿做” 是最普遍的套路。简单说就是:茶名是黄茶(比如蒙顶黄芽),但制作时省掉了关键的 “焖黄” 步骤,杀青后直接干燥,本质上还是绿茶。​

为啥这么干?因为做黄茶太麻烦。焖黄工艺费时费工,还容易失败,做成绿茶多省事,成本低还不愁卖。就像湖南君山岛,按理说该产正宗君山银针(黄茶),但现在多数都是按绿茶工艺做的,名字没变,味儿早就跑偏了。​

茶叶图片

更有意思的是,这种 “假黄茶” 还能追溯到唐朝。那时候的 “黄茶”(比如寿州黄茶),只是茶树品种天生发黄,根本没有焖黄工艺,其实也是绿茶。现在的造假者,等于把老祖宗的 “误会” 又捡起来了。​

低于这个价,基本是假货​

想快速判断黄茶真假,先看价格。正宗黄茶的成本摆在那儿:早春嫩芽做原料,反复焖黄好几道工序,光人工和损耗就比绿茶高一大截。​

黄芽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正经按工艺做的,价格没低于 2000 块一斤的。霍山黄芽稍微便宜点,但也得 1000 多块。如果看到几百块一斤的 “黄芽茶”,不用尝就知道是绿茶冒充的 —— 光工艺成本都不够。​

黄小茶、黄大茶(温州黄汤、大叶青):价格低一些,几百块能买到,但得注意看原料。黄大茶用的是成熟叶片,要是看着全是嫩芽,还卖低价,十有八九是假的。​

茶叶图片
3招辨真假,从外到内看穿套路​

1. 看颜色:真黄茶 “黄中带润”,假黄茶偏绿​

真黄茶经过焖黄,干茶是浅黄或嫩黄色,看着温润不刺眼;汤色是透亮的黄,叶底也是均匀的黄色(“三黄” 特点)。假黄茶(绿茶冒充)干茶偏绿,汤色带点青绿,叶底也是绿的,跟绿茶没啥区别。​

比如蒙顶黄芽,真货干茶黄中带点金毫,泡开后叶底嫩黄;假货干茶翠绿,泡出来跟蒙顶甘露(绿茶)一个样。​

茶叶图片

2. 尝口感:真黄茶不苦不涩,带点 “熟香”​

真黄茶因为焖黄过,茶多酚和咖啡碱减少了,喝着绵柔鲜爽,没有绿茶的生涩感,香气带点 “熟” 劲儿,像晒干的谷物香。假黄茶(绿茶)喝着有明显的青草香,甚至带点苦涩,跟平时喝的龙井、碧螺春口感类似。​

茶叶图片

3. 查产地:这些地方才出真黄茶​

黄茶的核心产区就那么几个,不在名单上的,基本是 “挂名”:​

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岛​

蒙顶黄芽:四川雅安蒙顶山​

霍山黄芽:安徽六安霍山县​

温州黄汤:浙江温州永嘉县​

茶叶图片

这些地方产的黄茶,才有正经焖黄工艺的传承。要是看到 “福建黄芽”“云南黄茶” 之类的,就得打个问号 —— 不是说绝对假,但大概率是蹭热度的绿茶。​

买黄茶别贪便宜,渠道比价格重要​

想买真黄茶,别在电商平台瞎搜,最好找这两类渠道:​

产地直供:比如联系霍山县的茶农,提前预定,让他们按黄茶工艺做,虽然贵点但靠谱。​

老字号茶庄:像北京的张一元、吴裕泰,这类店会严格把关,不会卖明显造假的茶,就是价格可能更高。​

另外,买的时候多问一句:“是不是经过焖黄工艺?” 如果对方支支吾吾,或者说 “跟绿茶差不多”,基本可以转身走了。​

茶叶图片
结语​

黄茶小众归小众,但只要有人想喝,就难免有造假的钻空子。记住:真黄茶不便宜,工艺有讲究,颜色和口感都有独特性。要是图便宜买了几十块的 “黄茶”,大概率喝的还是绿茶,白交了 “认知税”。​

其实喝茶不必非得追小众,要是觉得黄茶太贵或太难买,喝绿茶也挺好。但如果真想尝鲜,就得花点心思 —— 毕竟能喝到一杯正宗的君山银针,感受那种温润回甘,也算没辜负黄茶的独特工艺。​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