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茶:这款让唐宋文人痴迷的贡茶,如今为何沦为"宜兴红茶"?

阳羡茶:这款让唐宋文人痴迷的贡茶,如今为何沦为"宜兴红茶"?

你知道吗?在唐朝的皇宫里,有一款茶让天子痴迷到"百草不敢先开花",连白居易、苏轼都为它写诗打call。它就是江苏宜兴的阳羡茶——一款从贡茶巅峰跌落,却以红茶身份重生的"茶界传奇"。

茶叶图片
唐宋顶流:天子为它改花期,文人为它写诗狂

故事要从唐朝说起。当时长安的贵族圈流行一句顺口溜:"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这款茶到底有多金贵?连春天百花绽放都要等它采完才敢开!

阳羡茶的崛起,离不开茶圣陆羽的背书。陆羽在考察茶山时,发现阳羡(今宜兴)的茶"芳香冠世,推为上品",直接推荐给朝廷。唐玄宗一听,立马把阳羡茶列为贡茶,每年早春派专人到宜兴监制。

更夸张的是,这款茶还引发了唐宋文人的集体创作潮。茶仙卢仝喝完阳羡茶,写下著名的《七碗茶歌》:"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苏轼更是在宜兴买房置业,留下"雪芽我为求阳羡,乳水君应惠惠泉"的诗句,连泡茶的水都要指定惠泉山的水。

茶叶图片
从贡茶到红茶:紫砂壶救了它一命

阳羡茶的辉煌持续到明朝,却因一场"茶叶革命"跌落神坛。明朝废团茶改散茶,绿茶加工工艺革新,加上福建名茶(如武夷岩茶)崛起,阳羡茶逐渐失去贡茶地位。

但宜兴人靠紫砂壶打了个"翻身仗"。宜兴紫砂壶从明朝开始大火,而泡紫砂壶的最佳搭档,正是本地产的阳羡茶。虽然绿茶制作减少,但茶农转而制作红茶,意外发现宜兴红茶与紫砂壶简直是"天作之合"——红茶的醇厚能激发紫砂的透气性,紫砂的保温性又能让红茶香气更持久。

如今你去宜兴买紫砂壶,店家必定会泡一壶宜兴红茶招待你。这款红茶汤色金黄透亮,带着野花与山林的香气,喝起来像"溜达鸡"般鲜活,完全不是人工种植茶的寡淡味。

茶叶图片
早春必尝:这款茶藏着"唐朝的味道"

虽然阳羡茶的绿茶已非常少见,但早春的"阳羡雪芽"依然保留着古代贡茶的影子。这种绿茶芽头肥壮如笋,泡开后像一朵朵小花,喝起来鲜爽回甘,完全没有绿茶的苦涩感。

茶叶图片

更值得打卡的是宜兴本身!从南京坐高铁1小时到宜兴,再驱车半小时就能到丁山镇。这里不仅有紫砂壶作坊,还有东坡书院、竹海景区。雨季时,泡一杯宜兴红茶,看着紫砂壶慢慢养出包浆,仿佛穿越回唐宋的茶会。

彩蛋:阳羡茶的"复活密码"

你可能想不到,现在宜兴红茶的复兴,竟与外贸有关。1937年后,国内开始大量生产红茶出口,宜兴茶农顺势转型,用本地茶青制作红茶。这种红茶因生态环境极佳,茶汤呈现独特的金黄色,被茶人称为"红茶中的隐士"。

最后说句大实话:喝茶不一定追"网红",像阳羡茶这样有历史、有故事、有品质的"老牌名茶",才真正值得细品。下次买茶,不妨试试这款"古代十大名茶之二",说不定你会爱上它!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