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渚紫笋:这款让唐朝皇帝派40位部级官员督办的贡茶,如今还能喝到吗?

顾渚紫笋:这款让唐朝皇帝派40位部级官员督办的贡茶,如今还能喝到吗?

你知道吗?在唐朝的湖州顾渚山,曾有一款茶让皇帝派了40位部级官员轮流督办,连陆羽都为它修改《茶经》!它就是顾渚紫笋——一款从唐朝火到清朝,如今却鲜为人知的"贡茶传奇"。

茶叶图片
唐宋顶流:皇帝派40位高官督办,陆羽为它改《茶经》

故事要从唐朝说起。当时长安的皇宫里流行一句顺口溜:"凤辇寻春伴醉回,仙娥浸水玉莲开。牡丹花笑金殿动,传奏无心止损来。"这款"止损茶"就是顾渚紫笋,因芽头紫红如笋得名。

顾渚紫笋的崛起,离不开陆羽的背书。陆羽在考察茶山时,发现顾渚山的茶"甘芳辛辣,灌于他净",直接推荐给朝廷。唐玄宗一听,立马在顾渚山设立"大唐贡茶院",派40位部级官员轮流督办,每年清明前必须将首批茶运抵长安,称为"急程茶"。

茶叶图片

更夸张的是,陆羽为顾渚紫笋专门修改《茶经》,写下"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牙者次"的评语,认定其品质为天下第一。这款茶也因此成为唐朝贡茶中的"顶流",持续供奉了800多年。

从贡茶到小众:蒸青工艺失传,如今只剩红茶?

顾渚紫笋的辉煌持续到清朝,却因一场"茶叶革命"跌落神坛。唐朝时,顾渚紫笋采用蒸青工艺,将茶叶蒸软后压成饼,喝时需烤炙碾末。但明朝废团茶改散茶,蒸青工艺逐渐失传,顾渚紫笋也转为红茶、烘青绿茶制作。

如今你去湖州顾渚山,还能看到修复的"大唐贡茶院"遗址和陆羽雕像。当地茶农早春会制作少量紫笋茶,但已非唐朝蒸青工艺,而是改为红茶或烘青绿茶。这种茶汤色金黄透亮,带着竹林与野花的香气,喝起来像"溜达鸡"般鲜活。

茶叶图片
早春必尝:这款茶藏着"唐朝的味道"

虽然顾渚紫笋的蒸青工艺已失传,但早春的"紫笋茶"依然保留着古代贡茶的影子。这种茶芽头紫红如笋,泡开后像一朵朵小花,喝起来鲜爽回甘,完全没有绿茶的苦涩感。

更值得打卡的是顾渚山本身!从杭州坐高铁1小时到湖州,再驱车半小时就能到顾渚山。这里不仅有"大唐贡茶院"遗址,还有陆羽古道、竹海景区。雨季时,泡一杯顾渚紫笋,看着云雾缭绕的山景,仿佛穿越回唐宋的茶会。

茶叶图片
彩蛋:蒸青绿茶的"活化石"——恩施玉露

你可能想不到,现在还能喝到唐朝蒸青工艺的绿茶!湖北恩施的"恩施玉露"完整保留了蒸青工艺,是国内少有的蒸青绿茶。这种茶汤色碧绿透亮,带着蒸制后的清香,喝起来像"原汁原味"的竹叶香。

最后说句大实话:喝茶不一定追"网红",像顾渚紫笋这样有历史、有故事、有品质的"老牌名茶",才真正值得细品。下次买茶,不妨试试这款"古代十大名茶之三",说不定你会爱上它!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