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柑、大红柑、陈皮普洱… 这颗广东 "金果子" 藏着多少门道?

小青柑、大红柑、陈皮普洱… 这颗广东 "金果子" 藏着多少门道?

这两年有款茶火得不行 —— 柑普茶。不管是办公室还是茶桌,总能看到那颗圆滚滚的小青柑,泡开后又香又润。但你知道吗?这茶的诞生,居然是因为一场乌龙!

茶叶图片
从 "拿错水" 到全民追捧,柑普茶的逆袭史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柑普茶的由来特简单:清朝时有个从云南辞官回新会的官员,带了些普洱茶回家。有次泡茶,错把老婆煮的陈皮水倒进去了,结果发现这混搭味儿还挺上头!就这么着,陈皮和普洱的 CP 算是锁死了。

不过那时候的柑普茶,跟现在喝的不太一样。以前用的是生普洱,性子烈,配上陈皮刚好中和;现在流行的小青柑、大红柑,里头塞的基本是熟普洱,口感更温润,尤其适合北方人喝。

茶叶图片

这茶真正火起来也就最近五年。小巧的小青柑特方便携带,扔杯子里一泡就能喝,不管是上班还是出差都合适。再加上陈皮本身带点养生属性,一下子就成了茶圈新宠。

小青柑、大红柑、陈皮… 别再傻傻分不清

很多人喝了半天,还搞不懂这些带 "柑" 字的到底啥区别,今天一次说清楚:

小青柑:七八月份摘的嫩果子,也就乒乓球大小。这时候的果皮挥发油多,闻着特香,泡起来一股清新的柑橘味儿。中医说它能疏肝理气,秋天喝着特舒服。

茶叶图片

大红柑:十一二月成熟的果子,皮是红的。这时候的果皮性子缓和,更接近陈皮的功效,能健脾化痰,泡着喝甜味更明显。

陈皮:不是新鲜果皮!得是新会柑的皮晾够三年以上才算。年份越久,味道越醇厚,三年的带果香,五年的有陈香,十年以上能喝出药香来。

茶叶图片

重点来了:陈皮不是橘子皮!咱平时吃的橘子皮,顶多放冰箱除味儿,跟新会柑的皮完全不是一回事。新会柑是专门种来取皮的,果肉基本没人吃,就跟酿酒的葡萄和鲜食葡萄不是一个品种一个道理。

为啥新会的陈皮最金贵?

说到柑普茶,绕不开广东新会。这地方的陈皮能被捧为 "广陈皮",成为中药里的 "明星选手",全靠老天爷赏饭吃:

水土神奇:新会是咸淡水交界的地方,海水会倒灌,土壤里带着海里的有机质,种出来的柑皮自带一股独特的香。

工艺讲究:摘下来的柑皮要挖掉果肉,还要 "扫囊"—— 刷掉里面的白瓤,不然容易招虫子。头三年得经常拿甘草烟熏防虫,每年还得翻晒好几次。

时间魔法:新皮得在新会放三年以上才算陈皮,年份越久越金贵。今年新会核心产区的鲜果都要二三十块一斤,25 斤鲜果才能出一斤陈皮,你算算新皮都得多少钱起步?

茶叶图片

现在新会核心产区的果农,随便有几百亩地都可能是亿万富翁,这 "金果子" 的名号可不是白来的。

买柑普茶、陈皮,记住这几点不踩坑

别贪便宜:十年以上的老陈皮,几百块钱想买到?基本不可能!低于市场价太多的,不是做旧就是假货。

看颜色:真陈皮年份越久颜色越深,但不会发黑;拿在手里轻飘飘的,不是沉甸甸的那种。

泡一泡:好陈皮泡出来的水颜色浅,呈淡黄色;如果一泡就发红,大概率是染过色的。

小青柑选 "活" 的:好的小青柑表皮油包饱满,闻着清香不刺鼻;泡开后茶味和柑香能融合在一起,不涩不苦。

茶叶图片

最后说句大实话:柑普茶好喝,陈皮也确实有养生功效,但别指望它治病。就像喝茶一样,它就是个能让你喝着舒服、顺带调理身体的东西。饭前泡一颗,解腻;饭后喝一杯,消食,这就够了。

下次再看到小青柑、大红柑,别再一脸懵啦。记住:这颗来自广东的 "金果子",藏着的不只是茶香,还有时间和手艺的味道。泡上一颗,慢慢品 —— 你会发现,这场茶与柑的邂逅,是真的美。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