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茶太冤了!明明是产茶第一大省,却总被茅台抢风头
一提到贵州,大家脑子里是不是先冒出茅台?但你知道吗,这个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的地方,其实是全国产茶面积最大的省份!
这里的茶生长在 "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 的黄金环境里,干净得不像话。可就因为太低调,总被当成茶圈 "小透明",实在太冤了!今天就来扒一扒贵州那些被低估的好茶。
贵州茶有个 "三绿一红" 天团
跟江西一样,贵州也有自己的茶界 "组合拳"——三绿一红,每款都各有特色:
都匀毛尖:这可是贵州茶的 "大姐大",被称为 "绿茶皇后",还是官方认证的十大名茶之一。它长得跟碧螺春有点像,弯弯的带绒毛,泡在水里能一根根立起来,喝起来鲜爽得很。当年评比时,连江浙的专家都给它打了高分,比碧螺春还靠前呢!
湄潭翠芽:光听名字就透着一股清新劲儿。它的外形扁平光滑,像葵花籽一样,泡开后有浓浓的栗香,还能在杯底 "站军姿",跟四川的雀舌有得一拼。这款茶的名字还挺有故事,从 "湄潭龙井" 到 "梅江茶",再到现在的 "翠芽",改了好几次才定下来。
绿宝石:这是个 "后起之秀",2000 年左右才研制出来。干茶紧紧抱团,像一颗颗绿色的宝石,所以叫这个名。它特别耐泡,性价比又高,多数是机器加工的,很适合当口粮茶。
遵义红:"一红" 就是它啦。2008 年以后才慢慢火起来,用的是遵义当地的茶叶做的。好的遵义红喝起来醇厚香甜,但说实话,跟滇红、祁红比起来,个性没那么鲜明,属于 "好好先生" 类型。
这些冷知识,颠覆你对贵州茶的认知
唐朝就很牛:陆羽在《茶经》里就提到过贵州的茶,说这里的茶 "往往得知其味极佳",意思是只要能喝到,就知道有多好喝。
曾是贡品:明朝的时候,都匀毛尖的前身 "鱼钩茶" 就被当成贡茶送进皇宫。崇祯皇帝看这茶弯弯曲曲像鱼钩,就随口起了这名,也是挺随意的。
抗战时立过大功:当年战乱,好多科研机构搬到贵州,在湄潭建立了中国现代茶叶史上第一个科研基地,还请了杭州的师傅来教做茶,为西南的茶叶发展打下了基础。
茶比茅台老:贵州种茶的历史有 1500 多年,比茅台的历史长得多,只是酒香太浓,把茶香给盖过去了。
为啥贵州茶好却不火?
说起来挺让人唏嘘的,贵州茶明明占尽了天时地利:
环境好:高海拔、多云雾,茶叶长得慢,营养物质多;
够干净:大山深处污染少,茶叶自带 "无尘" 体质;
品种多:既有传统老品种,也有新研制的良种。
可就是因为以前交通太不方便,茶叶运不出去,名气也传不开。加上贵州人实在,埋头做茶不会吆喝,不像有些地方的茶那么会 "营销"。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贵州的交通越来越方便,这些好茶终于有机会走出大山了。
去贵州,别只带酒,带点茶回来
下次去贵州旅游,除了茅台,这些茶也值得带走:
想喝高端绿茶,选都匀毛尖,体验一把 "绿茶皇后" 的风采;
日常喝选湄潭翠芽,栗香浓郁,性价比高;
爱喝红茶就试试遵义红,温柔醇厚,适合冬天喝;
想尝新鲜,带点绿宝石,看看这颗 "宝石" 有多耐泡。
其实贵州茶就像贵州的山水,低调却有料。如果你喝腻了那些大名鼎鼎的茶,不妨试试贵州的茶 —— 它们可能不会让你一见钟情,但那股来自大山的干净清爽,会让你越喝越喜欢。
别再让茅台独自代表贵州了,这里的茶,同样值得被全世界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