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乌龙:被虫子咬过才出名?这些茶背后故事太有趣

台湾乌龙:被虫子咬过才出名?这些茶背后故事太有趣

提到台湾茶,你脑子里是不是冒出一堆名字?阿里山、冻顶乌龙、东方美人…… 作为乌龙茶家族的重要成员,台湾茶跟大陆茶同宗同源,却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今天就来扒一扒这些宝岛好茶的 "奇葩" 故事。

茶叶图片
台湾茶其实是 "福建移民"?

别看现在台湾茶品种多,其实最早的茶树是从福建 "移民" 过去的。清朝嘉庆年间,有人从武夷山带了茶籽种在台北,这才算有了台湾正经种茶的历史。后来又有人把铁观音苗和技术带过去,才有了现在的木栅铁观音。

说白了,台湾茶的老祖宗基本都来自福建。但架不住台湾气候好啊,高海拔、多云雾,茶树在这儿长得那叫一个滋润,慢慢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茶叶图片
东方美人:被虫子咬出来的好茶

要说台湾茶里最 "奇葩" 的,当属东方美人。这茶还有个外号叫 "吹牛茶",为啥?因为它是靠小绿叶蝉 "帮忙" 才诞生的。

故事是这样的:以前台北有块茶园总被小绿叶蝉咬,茶叶长得坑坑洼洼,茶农心疼坏了。没想到把这些 "受伤" 的茶叶做成茶后,居然有股特别的花果香,又甜又润。后来这茶献给维多利亚女王,女王一喝惊为天人,赐名 "东方美人"。

茶叶图片

现在想做东方美人还得看虫子脸色 —— 咬得不够,香味出不来;咬得太狠,茶叶就废了。每年全靠老天爷赏饭吃,所以这茶价格不便宜,还一年一个味儿。

从外形就能认对台湾茶?试试这招

台湾茶光名字就能绕晕人,其实按外形分就简单多了:

条形乌龙:比如文山包种,长得细细长长,跟别的乌龙茶球不一样。以前都是用毛边纸一包,绳儿一捆就卖,"包种" 这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球形乌龙:冻顶乌龙、阿里山乌龙都属于这类,看着圆滚滚一小颗,泡开后叶子能舒展开一大片。

五颜六色的 "美人":东方美人干茶红黄绿黑都有,看着像碎掉的老白茶,别被它颜值骗了,喝着香得很。

茶叶图片

还有个冷知识:台湾茶按海拔定价,越高越贵。梨山、大禹岭这些 2000 米以上的高冷茶,价格能到两千多;冻顶乌龙海拔低,几百块就能喝到,是不是挺好记?

这些台湾茶,喝的是啥感觉?

木栅铁观音:跟安溪铁观音是亲戚,有独特的 "观音韵",那股兰花香若隐若现,得细品。

茶叶图片

文山包种:发酵度最低的台湾乌龙,喝着清新爽口,带点淡淡的花香,像喝了口山间清泉。

茶叶图片

高山乌龙:阿里山、梨山这些高海拔茶,喝着有股 "高冷范儿",香气清幽,回甘特别明显。

茶叶图片

金萱乌龙:自带奶香味,好多台湾奶茶就用它做基底,成本其实不高,一斤超不过一百块。

茶叶图片

对了,台湾也有红茶,比如日月潭红茶,用了印度阿萨姆种和本地野茶改良,带着热带水果香,就是价格有点虚高,两千块起步,值不值就见仁见智了。

喝台湾茶,喝的是两岸同根的味儿

其实台湾茶和大陆茶就像一家人,工艺、品种都渊源深厚。不管是福建来的 "老祖宗",还是台湾本土培育的新品种,喝起来都能品出那份相通的韵味。

如果去台湾旅游,记得尝尝当地的茶。不用追求多贵的,哪怕是平价的金萱乌龙,泡上一杯,那股奶香混着茶香,就像宝岛的阳光一样温暖。

下次再听到有人说台湾茶,你就可以跟他聊聊那个被虫子咬出名气的东方美人 —— 这茶的故事,可比名字本身有意思多了。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