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的所谓内幕(四)抖音紫砂直播的工艺困局
抖音紫砂直播的热度想必大家已经十分清楚,不必再赘述(月流水6个亿人民币)。
有个直播间,目前紫砂类目排名第二,
专门做「高工壶」、「研高壶」,做所谓的「名师专场」。
一个月流水2000万人民币。
但进去一看,出人意料的是,这些壶本身毫无价值,甚至十分丑陋,
——也就是前几年在淘宝、微商渠道销售,玩家圈子根本卖不动的「职称壶」。
本来已经滞销多年了,嘿,没想到来了个抖音直播。
由于抖音的大部分用户,紫砂新手较多,对行业的了解程度低,
一听到「研高」、「高工」可能就有点high了。
不过退货率有点夸张,50%以上。买10个退5个。
这退货率略显夸张,但也很好理解,
看直播时,主播副播又是鼓掌又是欢呼的,大哥大哥的喊,那气氛你往往把持不住。
但收到货时,我尼玛这是啥玩应?然后默默掏出手机点了「退货」。
因此,抖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能让那些卖不掉的「通货」重见天日,
搬上来再卖一遍。还能卖这么贵。这么多。着实有点凶残。
当然这不是此次的主要内容,这次我们要讨论的是,紫砂头部直播间的工艺困局。
在前个月的一篇回答中,讲过大电商让我代言机制壶,最终不欢而散的小故事(如何选购一把入门级紫砂壶?)
但到这个月,大电商关于机制壶的困扰,已经蔓延开来,成为所有人的困局了:
几个大头部直播间,从几个月前小规模兜售机制壶,
已经开始成规模、明目张胆的销售机制壶了(机车和滚压),
这种壶被称为
「精工半手」
其中还有一位老板同我探讨,
「你说咱们到底该不该卖机车壶?」
「能否直接告诉用户我卖的是机车壶啊?」
「还是算了吧,直接说是机车壶,以前买的客人会投诉的。」
我现在就觉得这个事情特别奇怪,
用户不知道他们卖的是机车壶吗?
还是不想知道?或者假装不知道?
作为商家,他们不怕以后的信任危机?
甚至是法律风险?
这已经不能叫千疮百孔了。
而是整个行业的头部,出现了最基本的商誉问题。
但十分令人惊诧的是,正是卖机车壶卖到飞起的商家,赚钱赚到无所适从,关键还不缴税。
「根本不知道赚这么多钱该怎么花」
「但我还是感觉赚的不够」
「我要成为,丁山首富」
而作为抖音直播基地,对于这种情况不闻不问,
当然作为商业公司,尸位素餐也无可厚非,毕竟是市场行为。
但我不禁要问,
是否有一个机构应该作为监管部门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呢?
引导市场的健康发展?
鼓励那些好的,限制那些坏的?
本来抖音的设定,是让当地的抖音基地来做这件事情,
但现在明显是失管、或者不管。
他们既没有那个动力,也没有那个能力。
说没动力,是因为该基地会对注册直播间的流水进行直接分成,我去限制,相当于自砍收入;
说没能力,是因为该基地是由第三方公司与抖音合作组建的,并无纪律约束,
「寻租」现象严重,也无系统的行政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