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开汤品赏,也就是将茶叶先行冲泡,然后再进行品评。品赏的一般程序为:欣赏汤色——闻嗅香气——尝试味道——评看叶底。
虽然苦涩可能是影响人们不喜喝茶的重要原因,但举杯闻香,初入口时的苦与涩,缓缓入喉后的回甜,一杯三品,饮尽又续,由浓转淡,甘味更甚,杯杯不同,余香四溢,也恰是茶的迷人所在。
其实茶耐不耐泡,真的不能说明这款茶的好坏,而是与茶叶本身以及冲泡过程有关。
泡茶的时候一冲水,水面就会浮起一层“脏脏”的泡沫,很多人还没搞清楚茶沫是什么东西,就由于心理作用用壶盖把泡沫给刮掉了。茶沫真的有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吗?喝了对身体是否有害?
试茶,这个事儿是我们与一款茶“正面交锋”,以观察干茶、品鉴试喝等方式深入认识一款茶的本质。
真正的好熟茶,随着时间的推移,同样也能像生茶一样越陈越香。我们都知道,熟茶的本质是“做旧”,主要是通过渥堆发酵,改善了茶品的某些品质,使熟茶在香气、汤色、滋味、口感等方面有新的表现。
人生如茶,各有五味。
最近有茶友在头条留言让我聊一聊茶气,我们其它的后台刚好也收到了一些类似的问题,咱们今天就用一期节目来回答一下这些茶友的问题。有关茶气的解释有很多,有的说是茶的香气,有的说是茶汤入口后在口腔和鼻腔中来回流动的这种韵味,还有的人说这种是心理反应等等,不一而足。我个人认为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似乎又都没有说全或者是说明白。当然了,今天我和大家说的个人见解,大家也未必就能全然明白,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各抒己见。
很多人喝茶,仅凭一口,就妄下定论。入口苦涩,他就觉得这不是好茶。事实上,懂茶的人往往不会凭借茶的苦涩度来判断茶的好坏。茶的苦涩味只不过是茶的一种本味,从来都存在,但从来都不是唯一或者一直存在。
形容一款普洱茶的口感时,我们除了用苦、涩、酸、甜、鲜滋味描述外,也常常会用到汤感来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