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裕泰自创立至今,已经走过了170个年头了。170年时间,汪裕泰久经岁月洗礼,历久弥新。现在,不妨就走进时光隧道,回到汪裕泰创立之初,一起来看看当时茶业百态吧!
300多年前,一条“茶船古道”让一座小镇繁荣起来。六堡,虽是茶名,却成了这里的地名和文化符号。一泡六堡茶,能泡十几二十次,就像六堡人的性格,柔韧,绵长。
茶,作为中国的国饮,也是中国曾最引以为傲的外销品。国衰茶衰,国兴茶兴。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古老的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动荡、沉沦、重生再到伟大复兴。
一般认为,茶大约是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初期由遣唐使等从中国传到日本。据唐代陆羽《茶经》记载,当时饮用的茶被称为“团饼茶”。
六堡茶是中国历史名茶,是梧州市传统的名优土特产和广西著名的出口商品,因其原产于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六堡茶属黑茶类,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
说起茶界名人,大多数茶友想到的应该是陆羽、卢仝、赵佶、许次纾等等。
1959年,中茶广东公司在曾启的指导下开始了发酵茶之路,曾启的发酵技术全部授业于卢铸勋。曾启把从云南运来的毛茶与广东当地的茶菁进行拼配,做成了广东人喜欢的红汤普洱茶。这些茶由经过深圳,返销到了香港。
茶文化热是近些年兴起的,茶文化学者的队伍也在蓬勃壮大。茶的诸多历史真相自然离不开各式各样、各种途径的考证。在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茶文化的发展不断出新,诸多的出土文物给了茶界研究最有力的佐证。历数起来,目前发现与茶相关的文物有茶叶、茶籽和茶具。茶具是最重要,也是最多的部分。很多专家通过各个时期的不同茶具,探究、了解茶文化的发展与社会百相。自有饮茶,就有茶具。我们当今的茶文化研究成果自然离不开茶具文物的全面亮相与深入研究。
一、茶的历史
中国的茶叶、茶树、饮茶风俗及制茶技术等都是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开展由我国直接、间接传向全世界的,最早传入朝鲜、日本,其后由南方海路传至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16世纪传至欧洲各国并进而传到美洲大陆,由北方传入波斯、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