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英国传统、标准的陶瓷茶具相比,中国的茶具样式更加丰富,历史更加悠久。今天,就让我来带领大家了解一下中国茶具。
我国有着悠久的茶具制造历史,从秦汉时期的宜兴窑开始,各朝各代均有特定的地点制造茶具。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在海内外都久负盛名。另外,建窑、钧窑等地出产的瓷质茶具也各具特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茶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对其应有的功能存在需求,对其审美价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以说,茶具越精致,带给人的品茶感受也越惬意。因此,精致的茶具往往会增添许多品茗乐趣。
喝茶,是一件雅事,“茶道六君子”也是很多茶友在茶桌上必备的物件。
泡茶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自然茶具也颇有讲究。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在众多的碗、盏、壶、杯之茶具中,鲁迅先生独爱带盖的小碗,认为用盖碗喝茶,一手托盏,一手持盖,既可免烫手之苦,又可用茶盖来拂动漂在茶汤面上的茶叶,增添一份喝茶品茗的情趣。
俗话说:“茶无尚品,适口为珍”,想要冲泡好一杯茶,泡茶六要素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普洱茶。由于泡茶要素过多,我们今天就主要向大家介绍一下泡好一杯茶最主要的因素——茶器,有了好的茶器,才具有冲泡出一杯色香味俱全的好茶的基本条件。
茶具的摆放要布局合理,实用、美观,注重层次感,有线条的变化。
茶道通常与成套完整的茶器密不可分。陆羽在《茶经》中记载了一套完备的茶器,这是他对中华茶道的重要贡献。《四之器》中详细介绍了各种茶器的尺寸、材质、功能甚至装饰,共计二十四组二十九件。大者厚重如风炉,小者轻微如拂末、纸囊,无一不备。
很多时候掌柜都觉得泡茶很像一门厨艺,从对食材的了解、器具的运用、精心的调制,加上品尝时的环境、所用的盛器,最后融入泡茶者的心境。
有的人,茶喝得好,泡茶也讲究得很,但对茶具的清洗却并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