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茶仪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茶年的演变,这是一个非常季节性的仪式。每年都有不同类型的仪式,视季节而定。
15世纪中叶,日本奈良寺高僧村田珠光(1423—1502年),在僧侣间流行的中国饮茶风俗礼仪基础上,融合日本民族文化,创立日本茶道。据近代研究分析,日本茶道与杭州余杭径山茶宴有密切关系。16世纪下半叶,茶道高僧千利休,集各茶道流派之大成,改进珠光时代以后加入的繁文缛节,去其繁冗,成为大众化一派茶道的创始人,使茶道更合美学的礼仪,适于民间流传,并提出茶道精神:“和、敬、清、寂”。
随着这几年六堡茶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关于六堡茶与南洋特别是马来西亚的关系,常常被人们所提起。一些保存在马来西亚的陈年六堡也“回归”中国市场,且价格不菲!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作为著名作家,对大部分人来说并不陌生,他的作品《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艰难时世》《双城记》直至今日仍不断再版。狄更斯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他在极为真实的情境中塑造让人感同身受的小人物,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与批判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所以,恩格斯赞誉他为“时代的旗帜”。
中国茶文化的根基和西方的茶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中国茶文化的根基可以简要概括为三个字:“观、闻、品”。
一般认为,茶大约是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初期由遣唐使等从中国传到日本。据唐代陆羽《茶经》记载,当时饮用的茶被称为“团饼茶”。
「茶」在中国文化自古被纳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由此可知,茶在中华文化饮用的普遍性和重要性是不容小觑的。虽然中国在茶叶的消耗量上因人口众多的缘故而稳居冠冕;然而,如果要论及每人每年消耗茶叶的平均值,这个称霸世界的国家却是另有其人!
根据2018年的出口数据,世界上最大的茶出国,并非中印两国,而是非洲的肯尼亚。
谈到茶叶的推广、包装,茶文化的宣传、普及,从来都是一图胜千言,为此,我们特意整理了中外网站各类茶叶相关的地图,市面上大家能看到的、想到的茶叶相关地图不会逃出在今天的这篇文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