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热闹的制茶季, 迎来了略显冷清的焙茶季。 在焙茶季里, 焙茶间俨然成了“汗蒸房”, 焙茶(这里主要指炭焙), 是焙茶人与岩茶共同进步的阶梯…
云南景迈山
红茶是六大茶类之一,为全发酵茶,属性温润。而红茶的制作工艺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即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萎凋是通过晾晒,使鲜叶损失部分水分,便于造型;揉捻是使茶叶容易变形,增进色香味浓度;发酵是使多酚类物质在酶促进作用下产生氧化聚合;主要是蒸发水分,固定外形。
龙井茶根据采摘嫩度以及感官品质差异,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一共六个等级,其中特级的综合品质较高,在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均占有一定优势,而五级为最低,在整体各方面略低一些,但总体上,龙井茶均有“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品质特点。
白茶的萎凋分为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加温萎凋三种方式,自然萎凋即选择晴天,将茶叶摊薄,放于户外自然日晒,而复式萎凋即室外萎凋和室内萎凋相结合,而加温萎凋是使用加温设备进行加温萎凋,这三种方式并非独立,有时根据情况,也会灵活变通。
月光白茶的制作较为简单,与福鼎白茶也多有相似之处。
小树茶是后期陆续间断种植的,特点是种子种植、坡地散生、高海拔、树龄为35~60年,而台地茶是运用现代技术新种植的密植高产茶叶,树龄较短,品种较新,人工干预较大,树龄为0~35年,其次小树茶芽叶不甚粗壮,苦涩持久,口感的协调性比台地茶好,但比古树茶差。
普洱熟茶的渥堆发酵分为六个环节,分别为湿水、堆放、盖上棉布、翻堆解块、开沟、摊晾,渥堆发酵工艺的出现,是为了加速晒青毛茶发酵的时间,提前获得可以当即品饮的顺滑而醇厚的口感,从而实现普洱熟茶质的飞跃,同时也为后期的陈化奠定了基础。
云南白茶是在福鼎白茶的基础之上制成,其制作工艺分为摊青、萎凋、干燥三个步骤,即采摘云南当地大叶种茶树原料,并将采摘的鲜叶及时摊放,均匀铺开,之后进行萎凋、日晒工序,之后用文火进行烘干,进行捡剔匀堆后即可装箱。
黑茶的制作工艺分为初加工、精加工两个部分,黑毛茶(初加工)的加工流程为鲜叶、杀青、揉捻、沤堆、复揉、干燥,成品茶(精加工)的流程为毛茶、筛选、拼配、渥堆、汽蒸、压制成型、陈化、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