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古民谣反映的就是回族同胞古朴的民风:“好喝莫过罐罐茶,火塘烤香锅塌塌,客来茶叶加油炒,熬茶的罐罐鸡蛋大。”
万里茶道,这条17世纪至19世纪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形成的陆上茶叶贸易运输通道,让俄罗斯很早就与中国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
早茶由来
众所周知,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在中国已经有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叶是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很多国家也非常喜欢喝茶。
茶与盖新房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思茅地区一带自古盛产茶叶,树龄在1700余年的野生古茶树,就生长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县,经茶学界研究,这里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也是世界茶文化的家乡。茶学界认为,百濮是最早栽培茶树的民族,哈尼族向百濮学习种茶育茶,并把这一技术发展到很高层次,创造出以“普洱茶”为代表的哈尼茶文化。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时称“蒲蛮”,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为布朗族。喝茶是布朗族的另一个嗜好,并且善作茶。竹筒茶和酸茶是布朗族所特有的。民间还常把酸茶做馈赠亲友的礼品。
普洱茶的冲泡方式大家都很熟悉,但是产茶区少数民族日常的饮茶、吃茶的方式却鲜为人知。很多人很早就知道他们有将普洱茶在火塘上烤着吃的习惯,但却一直不知详细情况。今日和大家分享分享。
云南无量山北端的南涧彝族自治县种茶历史悠久。攀绰著的《蛮书》记载,大理南涧地区早在唐朝南诏以前就开始栽培饮用茶。居住在银生城界诸山(今无量山南涧)一带的“蒙舍蛮”(彝族的先民)有“(花)椒、姜、桂(皮),烹而饮之”的饮茶习俗,那时已超越嚼食鲜叶,到了煮饮阶段。这是无量山南涧彝族先民最早饮茶习俗记载。
临沧是完整保留悠久饮茶习俗的古老茶区,这里有独特的云南大叶茶种,还有制茶及贸易往来的社会基础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