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与婚俗的关系,就是婚礼中应用、吸收茶叶或茶叶文化作为礼仪的一部分。
先将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盐,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成。与藏族毗邻的一些民族,也有饮用酥油茶的习俗。
布朗族是云南古代濮人的后裔之一。我国的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及西南部沿边地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勐海布朗山、西定、巴达、打洛、勐满、勐岗等和临沧地区的双江、永德、云县、耿马及普洱市的澜沧、墨江等县。
广东至今流传着特殊的饮茶习惯,把称为"叹茶"(即享受之意),有"叹一盅两件"(即享受一壶香茶、两件点心之意)的口头禅。叹早茶已经是生活必需,每天一早,各色茶楼高朋满座、人声鼎沸,老食客们点上一盅两件,茶香伴着热气萦绕在周围,一份报纸,几句街坊问候,享受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惬意的一天由此开始。到了周末,一家老小围坐一桌,点上各色点心,聊天喝茶,是属于家庭的美好时光。
溯本求源,世界的茶名、读音和饮茶方法,都始自中国。
拉祜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有“拉祜纳”、“拉祜西”、“苦聪”等支系。“拉祜”二字意为火烤虎肉的意思。历史上,拉祜族被称为“猎虎的民族”,拉祜族的男子主要承担的是狩猎的工作任务,而类似种植稻谷、茶叶等农作物类的农业生产工作则主要由女子负责,茶叶是拉祜族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物品。
有研究人员认为:“人类植茶历史的桂冠应该归哈尼族莫属,哈尼族是世界上最先驯化、栽培茶叶的民族”。哈尼族在茶园开辟、选择茶种、培育茶苗、管理茶园的一整套植茶体系里,蕴含了上千年来总结的茶道经验,代表着哈尼族与茶相交的智慧结晶。
说到最爱喝茶的地区,你会想起哪里?
广南,宋朝叫“特磨道”,属邕州(广西)羁縻。“特磨道”,为壮语地名。其意是 “拉黄牛回转的地方”之意。属宋朝邕州设置行政区划——故特磨道就是广南县之历史地名。既是宋朝辖地与大理国接壤的地区,也是通往南诏的必经之地。还是大理国前往两广沿海地区的重要通道。后人把途经特磨道(广富地区)至两广(广西、广东)的古驿道,称为“特磨古道”。
哈尼族自古就与茶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不仅擅于种茶制茶,日常生活更离不开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哈尼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