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植茶的初衷是为了自饮,但在哈尼族民族迁徙与他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哈尼族利用茶作为媒介与外界联系,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也促生了如今广闻天下、世人皆晓的“茶马古道”。
“茶叶是德昂族的命脉,有德昂人的地方就有茶山,神奇的《古歌》代代相传,德昂人身上飘着茶叶的芳香”。——德昂茶歌
奶茶,在蒙古族人们的生活中,既是食品,又是饮品。蒙古人有着特定的饮茶习俗,奶茶,也叫“蒙古茶”,蒙古语称为“苏台切”,是蒙古人主要的传统饮食。
早期的哈尼族先民,生活状态较为原始,从事着农耕种植、狩猎畜牧等活动,大多的生活行为都发生在野外。而在劳作间隙,哈尼人若想饮茶,自然是需要借助到大自然中的一切载体,找到方便于煮茶、饮茶的工具。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在家庭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过去无论是皇室贵族还是普通百姓家庭,茶都是重要的待客之道,亲朋好友、街坊四邻,凡是登门拜访者都会以茶相待,为客人沏茶、上茶,不仅是中国传统礼仪也展现出历史悠久的中华“茶文化”。
德昂族善于种茶、制茶,被称为“古老的茶农”。自古以来德昂族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生活的村寨四处都散落着茶树的痕迹,空气中弥漫着茶的芬芳。有的村寨周围至今都能看到生长了几百年树龄的老茶树,德昂族人将其称之为“茶王”,德昂族人为拥有着“茶王”而感到自豪,非常珍视和保护。
仡佬族的“讨茶”,不是一种特定的茶叶饮用方式,而是一种贯穿于日常生活的社交茶礼。每逢佳节有客到家之时,主人会在客人吃饭之前讨茶,备上各种佐茶小食,然后给客人泡上一杯自家制作的香茶,主人与客人以茶为媒,念叙家常,这样的待客过程,仡佬族人将之称为“讨茶”。
客来敬茶
(一)婚嫁茶礼
作为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我一直有一个问题困扰着:在我印象中,广州一般都不喜欢喝绿茶,但是在网上居然找不到相关的问题。于是我就只好自己正儿八经地胡说一通,如果有说错的,欢迎大家给予指正。(本文3400字,阅读全文约需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