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水仙茶的茶友,可能听说过不同的水仙,听得更多的可能是漳平水仙、武夷水仙,但其实还有永春水仙、凤凰水仙等,是不是被这些不同的水仙弄得晕头转向了?
僧人对于茶道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种茶,培植名茶。茶产于山谷,而僧占名山,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茶。最早的茶园多在寺院旁,稍晚才出现民间茶园。大量名茶都源于僧人种植,你知道几个呢?
绿茶的代表性名茶为西湖龙井、信阳毛尖、洞庭碧螺春、恩施玉露等;黄茶为蒙顶黄芽、君山银针、霍山黄芽等;乌龙茶为铁观音、大红袍、凤凰单丛等;红茶为祁门红茶、滇红茶、正山小种等;白茶为白牡丹、贡眉、白毫银针;黑茶为茯砖茶、六堡茶、泾阳茯茶等。
六大茶类分别为绿茶、红茶、黑茶、黄茶、白茶、乌龙茶,绿茶为清汤绿叶,滋味鲜爽;红茶色泽乌黑,汤色金黄或红亮,滋味甜纯;而黑茶粗老,色泽黑褐,滋味醇厚;白茶色泽灰绿,汤色杏黄、橙黄,滋味甜爽;乌龙茶条索粗壮或重实,汤色橙黄或金黄;黄茶为黄汤黄叶,滋味鲜醇回甘。
小树茶是后期陆续间断种植的,特点是种子种植、坡地散生、高海拔、树龄为35~60年,而台地茶是运用现代技术新种植的密植高产茶叶,树龄较短,品种较新,人工干预较大,树龄为0~35年,其次小树茶芽叶不甚粗壮,苦涩持久,口感的协调性比台地茶好,但比古树茶差。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茶叶分为白茶、红茶、绿茶、青茶(乌龙茶)、黄茶、黑茶六类,白茶滋味醇爽,汤色黄绿;红茶属性温和,汤色红亮;绿茶清汤绿叶,鲜爽回甘;青茶色泽绿褐,香高味醇;黄茶黄汤黄叶,鲜甜爽口;黑茶陈香显著,醇厚耐泡,其中白茶、黑茶可长期存放。
“鸭屎香”名虽不雅,而作为凤凰单丛的名种,可谓“大俗即大雅”。
在六大茶类中,绿茶是基本茶类。中国人喝了几千年的茶,从陆羽的《茶经》开始,距今大概有1200多年的历史,在这段时间里,从唐朝至宋朝,乃至明朝的前期、中期,喝的全是绿茶。而青茶、红茶、黑茶等这些茶类,是在明清之后才逐一产生的。
大多数茶友的印象里,新鲜茶芽叶大多是绿色的,但现实中是还有白色、红色、黄色及紫色的芽叶,它们都是来自大自然的无私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