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白茶​​

信阳白茶

信阳白茶属微发酵茶,河南省信阳市特产,2024年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核心特征为“条索紧实、毫心肥壮,色泽灰绿显白毫,汤色浅杏黄清澈,香气清鲜带花香,滋味甜醇回甘”。其氨基酸含量达4.1%,锌含量64mg/kg(超普通白茶近一倍),兼具生态稀缺性与“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陈化价值。

发展历史

唐代起源:陆羽《茶经》载“淮南茶光州上”,信阳属唐代淮南茶区核心产区,茶叶药用传统可追溯至唐代。

现代创制:2012年周开启以60年以上树龄信阳群体种茶树鲜叶试制白茶,总结“三养三晒、九九为陈”工艺;2024年发布《信阳白茶》团体标准,明确银针、牡丹等分级体系。

产业升级:2024年获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025年“北信阳·浉河小白,南建阳·南坑小白”的中国小白茶格局确立。

生长环境

气候条件:北纬32°高纬度茶区,年均温15.1℃,昼夜温差>10℃,年雾日超200天,散射光为主,促进氨基酸积累(春茶氨基酸≥3.32%)。

地质生态:大别山北麓黄棕壤(pH 5.5-6.3),富含锌硒矿物质;森林覆盖率87.6%,3500亩茶园获欧盟有机认证。

产区

产区范围:河南省信阳市行政辖区,地理坐标北纬31°23′—32°24′,东经113°45′—115°55′。

核心产区:

浉河区:车云山、黑龙潭、白龙潭(云雾环绕,海拔500-800米);

商城县金刚台(富锌硒土壤,传统药用白茶原料基地)。

分类

分类(按原料标准及形态):

银针:单芽制作,毫香显著,形似银针。

牡丹:一芽一叶或二叶,特级牡丹显花香,一级牡丹滋味甜醇。

贡眉:一芽二至三叶,带嫩梗,陈化后枣香明显。

寿眉:一芽三至四叶,叶片粗老,耐泡度高,宜煮饮。

茶树

主栽 信阳群体种(百年老树种)、福鼎大白茶(华茶1号),辅以 豫茶1号(2025年国家级新品种,抗寒抗旱性强);树龄多超60年,叶椭圆形肥厚,持嫩性佳。

等级

等级(按感官与理化指标分级):

银针:单芽占比≥90%,毫香浓郁,氨基酸≥4.0%。

特级牡丹:一芽一叶初展≥80%,汤色杏黄明亮,锌含量≥60mg/kg。

一级牡丹/贡眉:芽叶匀整,滋味甜醇,水浸出物≥48%。

寿眉:叶底黄绿尚亮,耐煮耐泡,陈香显著(三年以上陈化)。

外形

条索形;干茶紧实、灰绿显毫;汤色浅杏黄、清澈透亮;叶底黄绿尚亮、芽心鲜活。

茶叶图片
香气

毫香(玉米香),花香,甜香;陈化三年以上衍生陈香、枣香、药香。

滋味

鲜爽(氨基酸鲜味),甘(甜味持久),醇厚(陈茶粘稠感强)。

功效

强抗氧化:陈化9年后黄酮含量达3.5%(普通白茶1.5%),清除自由基效率为维E的18倍;

调节代谢:茶多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IC50=0.8mg/mL),辅助降血糖;

清热护胃:新茶性凉解暑(退热效率比绿茶高30%),陈茶温和护胃。

工艺

鲜叶采摘→复式萎凋(日光+室内)→并筛→养茶(静置醇化)→干燥(≤60℃)

工艺特点:“三养三晒”工艺(养叶、养香、养性+三次日光萎凋),禁用揉捻杀青,含水率≤5%;陈化需“三年一小变,九年一大变”。

冲泡

盖碗热泡:水温80-85℃,茶水比1:50(3g/150ml),首泡2-3分钟,后续每泡增30秒;

煮饮法:三年以上寿眉或贡眉,冷水投茶煮沸,枣香显著。

品饮

注意事项:

新茶性凉,空腹慎饮(宜餐后1小时);

注水避直冲茶叶,沿杯壁缓流以保毫毛完整;

陈茶需沸水激发香气,煮饮时冷水投茶风味更佳;

避光防潮储存,开封后密封冷藏。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