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井毛尖
金井毛尖属绿茶类,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6年工艺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特征为“三绿”:色泽绿、汤色绿、叶底绿;外形条索纤细匀整,卷曲似螺,白毫显露;内质清香持久,汤色嫩绿清澈,滋味清鲜回甜。富含茶多酚及锌硒微量元素,抗氧化效率为维生素E的18倍,2023年品牌价值居湖南茶叶前列。
发展历史
唐宋起源:唐代长沙已有产茶记载;宋代名茶“仙芝”“玉津”等20余种;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楚之茶,则有湖南之白露”,即金井绿茶。
清代兴盛: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金井红茶驰名,形成长沙、浏阳、平江红茶产区;后绿茶工艺兴起,金井毛尖成为代表。
现代创制:1984年正式创制;2005年评为“湖南十大名茶”;2008年“金井牌”获“中国驰名商标”(湖南茶业首家);2016年工艺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长环境
地理气候:北纬28°40′,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温17.2℃,年降水1300-1400毫米,无霜期274天,年雾日超180天,散射光为主。
地质生态:土壤以紫色土为主,pH 5.5-6.5,富含钾、硅及微量元素;森林覆盖率72%-87.6%,负氧离子浓度达城市50倍,获“中国天然氧吧”认证。
产区
产区范围:湖南省长沙县金井镇全域(地理坐标东经113°-114°,北纬28°-29°)。
核心产区:金井河与脱甲河交汇处的丘陵茶园(海拔200-300米),土壤肥沃,泉水灌溉,常年云雾环绕。
分类
分类(按原料等级划分):
特级:单芽为主,芽长≤2.0厘米,全手工制,形似螺,银毫密布(参考价≥800元/斤)。
一级:一芽一叶初展≥80%,机械辅助揉捻,条索紧细(200-500元/斤)。
二级:一芽二叶为主,耐泡性强,滋味醇和(100-300元/斤)。
茶树
主栽 白毫早、福鼎大白(萌芽力强)、槠叶齐、湘波绿;树龄多超30年,一芽一叶百芽重约45克,持嫩期延长7-10天;坚持只施有机肥料。
等级
等级(感官与理化指标):
特级:单芽占比≥90%,栗香高锐,汤色嫩绿明亮(水浸出物≥45%)。
一级:一芽一叶初展≥80%,清香持久,滋味鲜爽(茶多酚≥30%)。
二级:一芽二叶为主,香气纯正,耐泡5次以上。
外形
螺形;干茶条索纤细匀整、白毫显露、色泽银绿隐翠;汤色嫩绿清澈;叶底嫩匀明亮。
香气
清香(主调),栗香(特级明显)。
滋味
清鲜(氨基酸鲜味),回甘(甜味持久)。
功效
强抗氧化:茶多酚清除自由基效率为维E的18倍,延缓细胞衰老;
抑制心血管疾病:儿茶素降低血脂沉积,减少动脉硬化风险;
防龋固齿:氟含量抑制龋菌,减少牙菌斑形成。
工艺
鲜叶摊放(4-6小时)→杀青(150℃滚筒5-6分钟)→揉捻(轻-重-轻三段30-60分钟)→适温提毫→烘干(80℃至含水率≤6.5%)
工艺特点:独创“适温提毫”锁鲜护毫;严格执行“五不采”(不采雨水叶、病虫叶等);通过瑞士IMO有机认证。
冲泡
玻璃杯上投法:水温85℃,茶水比1:50(3g/150ml),先注水后投茶,首泡30秒,每泡增10秒,可冲3-4次;
山泉水为佳:忌自来水(矿物质破坏茶味),推荐纯净水或矿泉水。
品饮
注意事项:
忌空腹饮(单宁刺激胃黏膜),宜餐后1小时品饮;
忌沸水冲泡(>85℃破坏茶氨酸致涩),注水沿杯壁缓流;
新茶避光醒茶7日褪“火气”,开封后冷藏并1月内饮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