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属绿茶类,产于浙江省安吉县,是温度敏感型白化变异茶树品种,茶叶在特定低温期呈现玉白色,故名。其氨基酸含量高于普通绿茶3-4倍(超6.2%),茶多酚含量低,故滋味鲜甜无苦涩,被誉"鲜如鸡汤"。

发展历史

1982年于天荒坪镇大溪村800米高山发现一株千年"白茶祖"古树(树龄超900年),经浙农大张天福团队无性繁殖,1990年培育出"白叶一号"良种。1997年实现规模种植,2004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2015年品牌价值达29.1亿元,成中国高端绿茶代表。

生长环境

北纬30°黄金茶带,年均温15.5℃,年降水量1500mm,无霜期210天。核心茶区位于海拔400米以上山地,土壤为石英砂岩风化形成的弱酸性黄壤(pH 4.5-5.6),富含钾、镁等微量元素,昼夜温差达10℃以上,云雾笼罩率达80%,利于氨基酸积累。

产区

范围:浙江省安吉县全境15个乡镇。

核心产区:递铺街道(溪龙乡黄杜村)、天荒坪镇(大溪村)、山川乡,其中溪龙乡黄杜村有"中国白茶第一村"之称,占全县产量40%。

分类

按外形分级:

凤形:条索自然舒展似凤羽,一芽一叶至二叶,为市场主流(占95%)。

龙形:用龙井工艺压成扁平状,滋味更浓郁但损失鲜爽感,产量极少。

兰花形:特级茶全芽针状,形似兰花,仅明前采摘。

茶树

主栽品种为 "白叶一号"(安吉白茶树):属乔木型中叶种,温度敏感型白化变异(气温18-23℃时叶绿素合成受阻,芽叶呈玉白色),年白化期约30天(4月为采摘黄金期)。

等级

国家标准(按芽叶比例):

特级(精品):全芽头,芽长<2.5cm,色泽玉白泛绿,汤色清澈透亮。

一级:一芽一叶初展,芽叶成朵,鲜爽度高。

二级:一芽二叶,叶色转绿,鲜甜带微香。

外形

凤羽形(自然舒展如凤羽),色玉白隐翠。

茶叶图片
香气

清香(青草鲜香),奶香(特有脂类物质形成),嫩香(似初笋)。

滋味

鲜爽(高氨基酸),甘甜(低茶多酚、咖啡碱),顺滑(多糖类丰富)。

功效

增强免疫力(高茶氨酸调节T细胞活性),安神(咖啡碱含量仅普通绿茶1/2),抗氧化(EGCG含量稳定),护眼(富含γ-氨基丁酸缓解视疲劳)。

工艺

摊青(室温25℃/4h)→杀青(滚筒280℃/90s)→理条(130℃/3min)→初烘(90℃/10min)→复烘(70℃/20min)→提香(60℃/30min)。

关键工艺:全程35小时内完成;杀青后不揉捻,保持叶形完整;低温长时干燥锁鲜。

冲泡

玻璃杯/盖碗投茶3克,水温80-85℃(高水温致涩)。注水后静置1.5分钟,茶芽沉底竖立如春笋。三泡滋味最佳:

第1泡:30秒,品鲜爽;

第2泡:40秒,奶香显;

第3泡:60秒,甘甜持久。

品饮

新茶开封后需密封冷藏,避免吸味;茶汤温度60℃时鲜甜感最强;饭后1小时饮用可促消化;胃寒者加2颗枸杞中和凉性。

推荐品牌

宋茗:与浙大茶研所合作,首创兰花形工艺,特级茶芽头完整率达98%(50g/¥1000+)。

极白:国资背景,标准化生产,获"中国驰名商标",凤形茶性价比高(100g/¥300)。

芳羽:专注中端市场,雨前茶品质稳定(250g/¥150)。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