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绿茶

玲珑绿茶

玲珑绿茶属绿茶类,湖南省桂东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12年认证)。核心特征为“形如环钩、奇曲玲珑”,干茶紧细弯曲、银毫显露,汤色清亮(黄绿明净),滋味醇厚回甘。依托罗霄山脉海拔500-1500米的高山云雾环境(年均云雾日>180天),茶叶富含氨基酸(5.15%)、茶多酚(29.98%)及咖啡碱(6.78%),兼具提神醒脑、强效抗氧化等功效。2025年茶园面积14.9万亩,年产干茶4700吨,综合产值5.2亿元。

发展历史

明末清初起源:相传玲珑山“山母仙”骑马授制茶仙法,留下“马归槽”传说;清乾隆《桂东县志》载当地以茶盐行聘,象征“海誓山盟”。

近代定名:1965年湖南省委书记王延春以产地玲珑组命名“玲珑茶”。

现代荣誉:1980年获国家农牧渔业部金奖;2012年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及省级非遗;2024年明前茶价超2800元/斤。

生长环境

气候地形:罗霄山脉中段,海拔500-1500米,年均温16℃,年降水1500毫米,云雾日>180天,散射光占比>70%。

土壤生态:花岗岩风化黄壤(pH 5.5-6.5),有机质≥2%;森林覆盖率82%(全省最高),负氧离子含量获基尼斯认证。

独特性:昼夜温差>8℃,春茶氨基酸积累达5.15%(比普通绿茶高40%),酚氨比0.17,形成“鲜醇耐泡”风味。

产区

产区范围:湖南省桂东县17个乡镇及八面山自然保护区(地理标志保护区域)。

核心产区:

清泉镇铜锣村:起源地,明代古茶园,非遗工艺传承核心区。

桥头乡:万亩观光茶园,茶旅融合示范区,占高端茶产量60%。

茶叶图片
分类

按原料等级分三类:

特级:全芽头,条索细巧环钩,栗香高锐(价超2800元/斤)。

一级:一芽一叶初展,紧细显毫,滋味鲜醇(散装500克/800-1200元)。

二级:一芽二叶,适制大宗茶及深加工原料。

茶树

主栽 本地群体种:

中叶类,萌芽早、叶色翠绿、白毫密披;荒野古茶树树龄最高逾百年。

生化特性:氨基酸5.15%、茶多酚29.98%,适制高香耐泡型绿茶。

等级

按感官与理化指标分三级:

特级:全芽,环钩匀整,栗香持久,水浸出物≥43.3%(叶底嫩绿明亮)。

一级:一芽一叶,紧细显毫,滋味醇厚(叶底黄绿匀整)。

二级:一芽二叶,香气纯正(叶底尚嫩绿)。

外形

紧细弯曲(环钩状),翠绿油润显银毫;汤色黄绿明净;叶底嫩匀成朵、鲜绿明亮。

茶叶图片
香气

清香(主调),带栗香(春茶)、嫩香(特级茶),冷杯留香>10分钟。

滋味

鲜醇(氨基酸协调),甘爽(可溶性糖丰富),浓而不涩(茶多酚与酯型儿茶素平衡)。

功效

强效抗氧化:茶多酚(29.98%)清除自由基效率为维E的18倍,延缓皮肤衰老。

高效抗疲劳:高氨基酸(5.15%)促神经递质合成,提神效果比同海拔绿茶持久30%。

抑癌防辐射:儿茶素阻断亚硝胺合成率96%(普通绿茶85%),辅助降低辐射损伤。

工艺

鲜叶摊放(2-6小时)→杀青(120-130℃)→清风→揉捻(细胞破损率30-40%)→初干→整形提毫(双手反旋搓条)→摊凉回潮→足火(50-60℃至含水量≤6%)。

工艺特点:

非遗“环钩定形”:合掌搓揉使茶条卷曲成环钩,禁用机械压条;

现代生态管控:通过SGS欧盟481项农残检测,从土壤到加工全程有机。

冲泡

茶具:高直玻璃杯(观环钩舒展)或白瓷盖碗(聚香);

水温:80-85℃(沸水晾置90秒),特级茶用75℃;

方法:茶水比1:50(3g/150ml),中投法(先注水1/3润茶,1分钟后注至七分满),可续泡3次。

品饮

注意事项:

忌空腹饮(高鞣酸刺激胃黏膜),餐后1小时为佳;

日饮量≤600ml(防咖啡因过量致心悸);

密封避光冷藏(0-5℃),保质期12个月;

服药间隔2小时(鞣酸降低铁剂药效),贫血者慎饮浓茶。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