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雪芽
青城雪芽属绿茶类,四川省都江堰市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主产于青城山海拔800-1200米区域,干茶外形秀丽微曲、白毫显露,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绿匀整。以“形似雪芽、香若幽兰”著称,氨基酸含量高达484.29毫克/100克,1982年获四川省优质产品称号。
发展历史
唐代起源:陆羽《茶经》记载“青城县有散茶、贡茶”,五代毛文锡《茶谱》详述其“雀舌、麦颗”等嫩芽形态。
宋代鼎盛:青城山设皇家茶场,所产“沙坪茶”入贡,《永康军贡目》载35座道观定额进献贡茶。
现代创制:1958年国营灌县茶场发掘古法工艺创制“青城雪芽”,1982年获省级优质产品认证,2010年代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名录。
生长环境
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温15.2℃,年降水量1225.2毫米,年雾日280天以上,湿度≥80%,漫射光丰富。
土壤生态:酸性黄棕紫泥,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高,森林覆盖率93%,无工业污染,国家一级水体(千岛湖支流)滋养。
产区
产区范围: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麓,地理坐标东经103°33′,北纬30°54′。
核心产区:青城前山枫坑、盘坑、石井坑等海拔600米以上古茶园,尤以丈人峰周边原生茶树群落品质最优。
分类
按形态工艺:
传统散茶:直条形,手工三炒三揉,含特级至三级;
紧压茶砖:保留烘青工艺压制,无等级细分(新增)。
茶树
主栽 福鼎大白茶、名山特早213(小叶种),辅以 四川中叶群体种。鲜叶标准为清明前一芽一叶初展,芽长≤2.5厘米,特级茶每斤需4万-5万芽头。
等级
特级:全芽或一芽一叶初展,白毫显露≥90%,嫩栗香高长,滋味鲜醇浓爽(市场价≥800元/斤);
一级:一芽一叶为主,条索匀整微曲,滋味醇和鲜爽;
二级:含少量一芽二叶,香气清雅,滋味鲜浓回甘。
外形
直条形,秀丽微曲;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绿匀整成朵。
香气
嫩栗香(主调),清香,花果香
滋味
鲜爽,醇厚,回甘持久,鲜(氨基酸鲜味)
功效
降脂减肥(儿茶素抑制脂肪合成效率高于普通绿茶30%);
抗氧化(茶多酚清除自由基能力为维E的10倍);
护齿明目(氟含量200ppm,维生素C含量居川茶前列)。
工艺
摊放(4-6小时)→杀青(140℃平锅抖闷)→初揉→二炒(80-100℃)→复揉→三炒→摊凉→整形提毫(锅温先高后低)→烘焙(竹笼炭烘)→拣选复火
工艺特点:手工烚干20小时提毫,形成“白毫似雪”外观;揉捻力度精准保持芽叶完整。
冲泡
玻璃杯上投法:
水温80-85℃,茶水比1:50(3g/150ml);
注水至七分满→投茶浸润30秒→补满水;
首泡30秒出汤,2-4泡逐次增加10秒,耐泡度4次。
品饮
注意事项:
忌空腹饮用(单宁刺激胃黏膜);
新茶需避光存放15天褪火气,长期贮藏宜冷藏(0-5℃);
避免沸水直冲(破坏叶绿素致汤色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