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辉白
嵊州辉白属绿茶类,浙江省嵊州市特产,因干燥工序中采用“辉锅”工艺,干茶色泽绿翠起霜而得名,亦称前岗辉白或泉岗辉白。其形似圆非圆,盘花卷曲,紧结匀净,翠绿披霜;汤色黄明清澈,香气浓爽带栗香,滋味醇厚鲜爽,叶底嫩黄成朵,为我国圆形绿茶珍品。清同治年间列为贡茶,民国初期跻身全国十大名茶,2019年获“浙江老字号”认证。
发展历史
清代创制:始创于同治年间(1862-1874年),因独特外形与品质被列为贡茶,畅销江南。
民国鼎盛: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奖金,被英国皇室称为“绿色珍珠”,列为全国十大名茶。
现代复兴:战乱时期一度失传,1975年由非遗传承人俞芳华恢复工艺,2010年代获浙江省著名商标、绍兴非遗等荣誉。
生长环境
气候:海拔500-800米,年均雾日280天以上,湿度≥80%,昼夜温差显著,利于内含物积累。
土壤生态:覆卮山冰川带黄棕壤土(香灰土),有机质及矿物质丰富,森林覆盖率93%,无工业污染。
产区
产区范围:浙江省嵊州市下王镇泉岗村、贵门乡上坞山村。
核心产区:泉岗村(前岗村)覆卮山南麓海拔500米古茶园,上坞山村海拔650米冰川带茶园。
分类
按原料等级:
高档辉白:谷雨前一芽一叶,占原料30%,盘花卷曲显霜,栗香高锐(单价≥800元/斤);
中档辉白:谷雨后一芽二叶初展,滋味浓醇;
下档辉白:一芽二叶至一芽三叶初展,香气纯正。
茶树
主栽 当地群体种(中小叶种),抗寒性强,鲜叶标准为芽叶肥壮、多白毫,特级茶每斤需4万-5万芽头。
等级
特级:全芽或一芽一叶初展,白毫显露≥90%,盘花颗粒匀整,嫩栗香持久;
一级:一芽一叶为主,色泽绿翠起霜,滋味醇和;
二级:含一芽二叶,叶底嫩黄,回甘明显。
外形
盘花卷曲(颗粒状,新增),紧结匀净,色绿披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黄成朵、芽锋显露。
香气
栗香(主调),清香,冷香(冰川带特有,新增)。
滋味
醇厚,鲜爽,浓醇(新增),回甘迅猛。
功效
抗氧化(茶多酚清除自由基效率为维E的10倍);降脂减肥(儿茶素抑制脂肪合成);护齿(氟含量200ppm)。
工艺
杀青(200-220℃闷炒)→初揉→初烘(90℃竹笼炭烘)→复揉→复烘(60℃)→炒二青(120℃搓团)→辉锅(100℃降至35℃,推炒3-4小时)
工艺特点:辉锅低温慢炒形成“盘花卷曲,色白起霜”外观,手工揉捻保芽叶完整,全程耗时15小时。
冲泡
玻璃杯分段冲泡法:
水温80-90℃,茶水比1:50(3g/150ml);
首泡30秒出汤,2-4泡逐次增10秒,耐泡度4-6次;
避免沸水直冲,冰川产区茶可冷泡。
品饮
注意事项:
忌空腹饮(单宁刺激胃黏膜);
新茶避光存放15天褪火气,长期贮藏需密封冷藏(0-5℃);
茶汤需30-60分钟内饮用,避免浸泡过久致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