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在红遍全球的红茶中,祁红独树一帜,以外形苗秀,色有"宝光"和香气浓郁而著称,国外赞为"祁门香(keemun sweet candy scent)",与印度的"大吉岭"红茶和斯里兰卡的"乌伐"红茶齐名,被誉作"世界三大高香名茶"。祁红香飘五洲,出口英国、荷兰、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多年来一直是我国的国事礼茶。

发展历史

祁门红茶创制于清光绪年间(1875-1876年)。祁门人胡元龙借鉴江西宁红制法,在贵溪村设日顺茶厂试制成功;同期黟县人余干臣自福建归乡,于历口、闪里设茶庄推广闽红工艺。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奠定国际声誉。1987年再获第26届世界优质食品博览会金奖,并多次作为国礼赠外国元首。

生长环境

祁门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15.6℃,年降水量1725.6mm,相对湿度80.7%。茶园分布于海拔100-350米的山坡丘陵,红黄土壤深厚肥沃,pH值5-6,富含氧化铝与铁质。春夏多雾,日照适度,昼夜温差大,利于茶树积累内含物质。

产区

产区范围:安徽省祁门县、东至县、石台县、贵池区、黟县及江西浮梁一带。

核心产区:

历口、贵溪:百年槠叶种古树,茶质厚重甜醇;

闪里、箬坑:山野气息鲜明,兰花香突出;

塔坊至倒湖:汤色红艳带金圈,滋味鲜爽。

分类

按形态等级:

礼茶:嫩毫密布,鲜甜清快,汤色红艳明亮;

特茗:条索细整,嫩香明显,金圈显著;

特级至七级:依条索紧细度、香气纯度分级。

茶树

主栽品种为祁门槠叶种(中叶类),树姿半开展,叶形长椭圆,叶质柔软富光泽。内含物丰富,多酚类与酶活性高,为“祁门香”形成奠定基础。

等级

根据 DB34/T 1086-2009 的定义,祁门红茶的类型分为:祁门工夫红茶、祁红香螺和祁红毛峰。

祁门工夫红茶按品质差异,分为特茗、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祁红香螺、祁红毛峰按品质差异,分为特级、一级、二级。

外形

紧细苗秀,显毫,乌润泛灰光(宝光),条索匀直如眉。

香气

蜜糖香,兰花香,果香(苹果/玫瑰),甜香,清香持久。

滋味

醇厚,鲜爽,甘甜,回味隽永。

功效

暖胃(性热全发酵),利尿(促肾脏代谢),生津清热(缓解夏季燥热),消食(解油腻)。

工艺

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精制(筛分→拣剔→补火→匀堆→装箱)

工艺特点:

初制强调揉捻力度形成紧秀条索;

精制经12道工序分级,耗时长达半月;

传统炭火补火提香,现代结合机械标准化。

冲泡

茶具:白瓷盖碗或紫砂壶(130ml);

水温:90-95℃(蟹眼水至鱼眼水);

投茶:1:50比例(3g茶配150ml水);

冲泡:首泡1分钟,次泡2分钟,三泡3分钟,可续泡3次。

茶叶图片
品饮

清饮为主,避免加奶糖掩盖“祁门香”;

热饮时嗅蜜兰香,冷后浑属正常现象;

观汤色红艳带金圈,叶底红亮匀软为佳;

空腹及发烧慎饮,贫血者宜少饮。

相关标准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