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溪白茶

资溪白茶

资溪白茶属不发酵绿茶,产自江西省资溪县,核心品质为“芽叶色如玉霜,形似玉兰,汤色鹅黄清澈,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叶白脉翠”。其最大特色是氨基酸含量高达6-12%(为普通绿茶2-3倍),且因茶树阶段性白化现象形成独特外观与风味,兼具观赏性与保健价值。

发展历史

清代记载:清同治《资溪县志》称“白毫”,制法载“谷雨前采嫩芽摊干,炒后揉焙,泡色淡而香胜”。

现代引种(2003年):从浙江安吉引种,于马头山镇永胜村试种150亩成功,建立首个示范基地。

产业振兴:2006年获江西省名茶金奖;2012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2019年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生长环境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温16.9℃,年降水量1929.9毫米,年雾日88天,昼夜温差显著。

土壤地貌:武夷山脉西麓丘陵区(海拔≤400米),以砂性红壤为主(pH 4.5-5.6),有机质含量≥1.5%,透水性佳。

产区

产区范围:江西省资溪县鹤城镇、马头山镇等7个乡镇及5个林场。

核心产区:马头山镇永胜村、高阜林场等海拔300-400米山地,森林覆盖率87.2%,负氧离子峰值27万/立方厘米。

分类

分类(按原料标准):

白毫银针:单芽采制,形似银针,毫香显著,滋味鲜爽(参考价≥1000元/斤)。

白牡丹:一芽一、二叶初展,形似玉兰,汤色鹅黄,甘醇持久。

茶树

主栽 当地群体种及引进良种,特征为阶段性白化(气温≤23℃时嫩芽呈玉白色),叶背密披白茸毛,萌芽期集中在3月中至4月中。

等级

等级(感官与理化综合):

特级:清明前一芽一叶初展,白毫密布,氨基酸≥6.5%,滋味鲜爽甘醇。

一级:一芽二叶初展,条索匀整,香气纯正。

陈年茶:自然陈化3年以上,药香显,退热功效突出。

外形

垂条形,扁平形;干茶芽叶色如玉霜,形似玉兰;汤色鹅黄清澈(优质);叶底叶白脉翠,嫩匀成朵。

茶叶图片
香气

清香(主调),毫香(玉米香),嫩香(优质明前茶)。

滋味

鲜爽(氨基酸鲜味),醇厚(浓淡适中),甘甜(回甘明显)。

功效

退热降火:性清凉,陈年茶退烧效果优于抗生素(麻疹幼儿适用);

抗病毒:高氨基酸含量增强免疫,效率为普通绿茶200%;

控糖降脂:茶多酚+氨基酸协同调节血糖血脂。

工艺

鲜叶采摘→摊青(20-25℃/2-3小时)→杀青(120-150℃/6-10分钟)→理条(80-90℃/25-30分钟)→烘干(60-90℃/1.5-2.5小时)

工艺特点:轻发酵(保留酶活性),全程不揉捻,含水率≤6.5%,白毫完整留存。

冲泡

盖碗法:水温90-100℃,茶水比1:50(3g/150ml),首泡5分钟出汤,后续每泡递减30秒,耐泡4-5次。

煮饮法(陈茶):10g茶+清水煮沸3分钟,加冰糖凉饮,退热效果佳。

品饮

注意事项:

忌空腹饮用(单宁刺激胃黏膜),宜餐后30分钟品饮;

新茶避光醒茶10日褪“青气”;

哺乳期女性慎饮(咖啡碱可能致婴儿神经兴奋)。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