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栅铁观音​​

木栅铁观音

木栅铁观音属半发酵青茶,是乌龙茶类中的极品,产于台湾台北市文山区。核心品质为“颗粒紧结重实,色泽墨绿带褐,汤色橙黄显红,具熟果香与焦糖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绿柔软带红边”。其最大特色是拥有独特的“观音韵”(又称官韵),由炭焙工艺与铁观音品种香结合形成。

发展历史

引种初创(1896年):清光绪年间,木栅茶师张乃妙、张乃干兄弟受茶业公司派遣,赴福建安溪引进纯种铁观音茶苗,种植于木栅樟湖山(今指南里),因当地土质气候与安溪相近,茶树生长良好。

工艺定型(20世纪初):结合台湾制茶技术,发展出“布包团揉”与炭焙工艺,形成颗粒状外形及熟果香风味。

现代发展:1950年代成为台北市首座观光茶园;2010年后通过地理标志保护,坚持传统重发酵炭焙工艺。

生长环境

气候条件:亚热带气候,年均温约22℃,年降水量充沛,年雾日超150天,昼夜温差显著,东向山坡日照充足。

土壤地貌:以褐色或浅红色砾石壤为主(pH 5.0-6.0),透水性、保水性佳;砾石混合土壤矿物质丰富,茶单宁含量较高。

产区

产区范围:台湾台北市文山区木栅茶区。

核心产区:指南里樟湖山、猫空周边海拔300-350米丘陵地,森林覆盖率超80%。

分类

分类(按原料树种):

正欉铁观音:纯种铁观音茶树制成,叶面折皱、主脉不正中,茶汤浓强,具特殊品种香(参考价≥800元/斤)。

广义铁观音:混采四季春、金萱等品种,滋味较清淡,性价比款。

茶树

主栽 纯种铁观音(灌木型),特征为“红芽歪尾桃”:嫩芽紫红色,叶缘齿疏钝,叶面波浪状隆起;鲜叶标准为成熟新梢2-3叶(开面采)。

等级

等级(感官与市场综合):

特级:颗粒紧结重实,乌褐油润,熟果香浓郁持久,滋味醇厚回甘强(炭焙足火)。

一级:颗粒匀整,香气纯正,汤色橙红明亮。

陈年茶:无火味,具药香,肠胃调理功效突出。

外形

颗粒状;干茶颗粒如豆、紧实油亮;汤色轻焙火款橙黄,重焙火款橙红至棕红(带油光);叶底褐绿柔软,红边鲜明。

茶叶图片
香气

熟果香(主调,重发酵产生),焦糖香(炭焙工艺),兰桂花香(优质茶)。

滋味

醇厚(粘稠感强),回甘(蔗糖甜感持久),微涩速化(单宁高但发酵减轻涩感)。

功效

促消化:重发酵产生消化酶,缓解腹胀效率比轻发酵乌龙茶高40%;

降脂控糖:茶多酚加速脂肪分解,辅助调节血脂血糖;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效率为维生素E的18倍,延缓细胞老化。

工艺

鲜叶→萎凋(日光8-12小时)→做青(浪菁4-5次)→炒青(240℃)→揉捻→布包团揉(20-30次)→初焙→复揉→文火复干(炭焙)

工艺特点:二度发酵(40-50%),反复炭焙使火香入茶;布包团揉塑颗粒状,全程含水率≤5%。

冲泡

紫砂壶/盖碗:水温95-100℃,茶水比1:15-30(5g/75-150ml),首泡润茶5秒弃之,正式冲泡首泡10-15秒出汤,每泡增5-10秒,耐泡7-9次。

要点:壶型选圆腹高筒,朱泥或紫砂材质;注水沿边缘低冲,避免直冲茶叶。

品饮

注意事项:

忌空腹饮用(单宁刺激胃黏膜),宜餐后1小时品饮;

新茶需避光醒茶10-15日褪“火气”;

神经衰弱者晚间慎饮(咖啡碱含量较高)。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