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茯砖

湖南茯砖

湖南茯砖茶属黑茶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主产于湖南省益阳市。以“金花茂盛(冠突散囊菌)、菌花香显著、滋味醇厚”著称,2014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2022年其制作技艺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

发展历史

起源与传播:明代初年创制,清初由陕西泾阳茶商以湖南黑毛茶手工筑制“泾阳砖”,因伏天加工称“伏茶”,后谐音“茯茶”;

技艺革新:1953年湖南安化砖茶厂突破“离泾阳不能制”的局限,实现就地发花;1958年益阳茶厂成为全国最大茯砖生产基地;

现代地位:占全国边销茶60%份额,2023年湘益茯茶年销9000吨,入选“一带一路”地理标志推广清单。

生长环境

海拔500-800米雪峰山北麓丘陵区,年均温16-18℃,年降水量1500-2000mm,湿度78%+。土壤为冰碛岩风化形成的富硒黄壤(pH 4.5-6.5),有机质含量高,森林覆盖率60%+,终年云雾漫射光。

产区

产区范围: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桃江县、沅江市等;

核心产区:安化县冰碛岩地貌区(占全球85%),尤以高山森林带的茶园品质最优。

分类

特制茯砖:纯三级黑毛茶压制,金花茂密,菌花香突出;

普通茯砖:三级黑毛茶40-45%+四级黑毛茶5-10%+其他茶50%,滋味醇和。

茶树

主栽 安化群体种(小叶种),持嫩性强;辅引 槠叶齐、云台山大叶种,适制重发酵茶。

等级

特级:金花覆盖率≥80%,砖面乌润,陈香浓郁(价800元+/斤);

一级:金花均匀,砖形规整,菌花香明显;

二级:金花稀疏,大众消费级。

外形

砖形(长方块状,35×18.5×5厘米),青褐或黑褐色,金花呈星点状分布。

茶叶图片
香气

菌花香(冠突散囊菌主香),松烟香(七星灶烘焙),陈香(老茶)。

滋味

醇厚(茶多酚≥25%),甘滑(果胶质丰富),微带清凉感(硒元素作用)。

功效

消食(促脂肪分解效能为绿茶2倍),去肥腻(茶黄素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三高(茯茶素A/B调控血糖/血脂/尿酸)。

工艺

采摘→杀青→揉捻→渥堆(60天+)→陈化→筛分→汽蒸→压砖→发花(15天28℃/80%湿度)→干燥→成品。

工艺特点:“发花”需精准控温湿;传统七星灶松柴明火烘焙;全程竹器盛装防异味。

冲泡

茶具:陶壶/煮茶器;

水温:100℃沸水;

步骤:取茶8g→沸水润茶10秒弃汤→注水500ml煮沸3分钟→分饮(可续煮3次)。

品饮

新茶微涩,避光密封存放1年后口感更醇和;

煮饮时观察汤色红亮不浊为佳,冷杯菌花香持久性鉴别品质;

忌空腹饮用,高血压患者需控制浓度。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