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头
老茶头是普洱茶在渥堆发酵过程中自然凝结而成的块状茶,因质地紧实、果胶丰富,又称“疙瘩茶”或“自然沱”。其形成源于茶叶分泌的果胶粘连,经多年陈化后堆味散去,口感醇厚甜润,耐泡度极高(可达20泡以上),兼具收藏与品饮价值。
发展历史
老茶头历史可追溯至明代,云南茶农始用发酵工艺制茶;清代成为宫廷贡品,阮福《普洱茶记》誉其“味最酽”。现代“茶头”与“自然沱”的命名自2005年起普及,工艺成熟于熟茶渥堆技术的完善。
生长环境
云南高海拔山区(1600米以上),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红壤土质透气保水性佳,云雾弥漫,为茶树提供丰富矿物质与湿润气候,利于果胶质积累。
产区
产区范围:云南省,核心为勐海县、勐腊县、思茅区、临沧市及西双版纳州。
核心产区:
布朗山(如老班章村):百年古树茶原料,茶质厚重。
冰岛村(临沧):独特山野气息,甜感突出。
分类
按原料等级:
单芽型:金毫显露,嫩度高,陈香浓郁。
一芽一叶型:平衡嫩度与醇厚度。
一芽二三叶型:叶片为主,滋味浓强。
按发酵程度:
轻发酵:保留清新茶香,回甘快。
重发酵:陈香深沉,适宜长期存放。
按形态:
大块型(茶化石):需长时间冲泡,浓稠度高。
小块型(碎银子):易泡,日常饮用便捷。
茶树
主要采用云南大叶种茶树,尤以百年以上古树茶为优(如勐海大叶种、易武大叶种)。古树根系发达,内含物质丰富,果胶分泌充沛,奠定老茶头耐泡与醇滑基础。
等级
初级:陈化<5年,堆味稍显,价格亲民(100-300元/斤)。
中级:陈化5-10年,陈香初显,口感醇和(300-800元/斤)。
高级:陈化10-20年,汤色红浓,枣香糯香浓郁(800-2000元/斤)。
顶级:陈化>20年,稀缺性强,木香参香突出,收藏级(>2000元/斤)。
外形
坨状(不规则团块),颗粒状,深褐色或红棕色,表面光泽紧实。
香气
陈香,甜香,枣香,糯香,果香(苹果/桃子),木香,槟榔香(重发酵)。
滋味
醇厚,滑粘,甘甜,回甘持久,厚(粘稠感)。
功效
消食(促肠道蠕动),去肥腻(分解脂肪),清热(缓解燥热),益气力(抗疲劳),通便(果胶润肠)。
工艺
采摘云南大叶种鲜叶→杀青→揉捻→渥堆发酵(反复翻堆)→结块拣剔→干燥→陈化贮存。
工艺特点:渥堆时中心温度升高,茶叶果胶粘连成块,紧结部分无法解开会单独分类为老茶头,占总发酵量0.8-1.5%。
冲泡
普通泡法:盖碗/紫砂壶(130ml),投茶9g,沸水冲泡。1-3泡20秒,4-7泡延10秒/泡,8泡后延15秒/泡。
煮茶法:玻璃壶/陶壶,投茶10g,醒茶后加热水煮沸,汤色加深即出汤,可续煮。
品饮
新茶头堆味重,需存放3年以上散味;
初泡茶汤较淡,越泡越浓,耐泡度极高;
部分老茶头久泡不散属正常,叶底应红褐匀亮,忌红泥状(可能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