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属绿茶类,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区。其单片叶无芽无梗,形似瓜子,色泽翠绿带霜,以“形美(片状卷曲)、香高(兰香栗香交融)、味浓(鲜醇回甘)”著称。2007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展历史

唐代起源:陆羽《茶经》载“庐州六安茶”,列为贡品。

明代定名:徐光启《农政全书》誉“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民间始称“瓜片”。

清代鼎盛:慈禧产后获月供十四两;《红楼梦》80余处提及。

近现代荣誉:1971年作为国礼赠基辛格;2004年以总分第一入选“浙江省十大名茶”。

生长环境

核心产区海拔300-600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温15℃,年降水1500mm以上,终年云雾弥漫(年均雾日83天),湿度≥80%。土壤为酸性红黄壤,富含矿物质及腐殖质;森林覆盖率80.4%,漫射光丰富,昼夜温差大,利于茶氨酸积累。

产区

产区范围:安徽省六安市辖裕安区、金寨县、霍山县等18个乡镇。

核心产区:金寨县齐云山蝙蝠洞(因蝙蝠粪富含磷质,茶质清甜)、独山镇冷水冲、响洪甸水库周边。

分类

按季节分:

提片:谷雨前采制,叶片肥壮,品质最优(兰香突出)。

瓜片:谷雨后大宗产品,滋味醇厚。

梅片:梅雨季采制,叶稍粗老,风味浓强。

按形态分:

条形瓜片:紧直匀整,银绿披毫(市场主流)。

卷曲形瓜片:条索卷曲细紧,栗香显著。

茶树

主栽 独山小叶种、齐头山中叶种(占比90%),叶呈长椭圆形,叶缘自然背卷,易成瓜子片状。近年引种“龙井43”“舒茶早”等良种,但传统群体种仍为顶级原料来源。

等级

根据 DB34/T 237-2017 的定义,六安瓜片茶分为精品、特一、特二、一级、二级、三级六个级别。

外形

片形(新增,瓜子状),叶缘微翘,色泽宝绿,白霜显露

香气

清香(主调),栗香,兰花香(顶级茶特有)

滋味

鲜醇,回甘,浓厚,鲜(氨基酸鲜味)

功效

清热消暑(茶多酚含量为普通绿茶2倍),提神醒脑(咖啡碱与茶氨酸协同),消食解腻(儿茶素促脂肪分解),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效率为维E的18倍)。

工艺

采摘(一芽二三叶)→扳片(去芽梗,分老嫩叶)→炒生锅(杀青)→炒熟锅(塑形)→毛火(初烘)→小火(定型)→老火(拉老火80次炭烘)

工艺特点:唯一无芽无梗的单片茶,“拉老火”工序需两人抬烘笼炭火快烘,形成霜色与兰香,全程手工标准化率99%。

冲泡

器具:透明玻璃杯(利观赏“叶片舒展”);水温:80-85℃(沸水静置3分钟);茶水比:1:50(3克/150ml)。

温杯后投茶,注水至1/3润茶,5秒沥净;

沿杯壁高冲注水,首泡1分钟出汤,二泡30秒,可续3-4泡。

茶叶图片
品饮

注意事项:

忌空腹饮(鞣酸刺激胃黏膜);

避免沸水直冲或闷泡超1分钟(防烫伤叶质致苦涩);

新茶火气重,宜阴凉处醒茶半月;精品级需抽真空冷藏(0-5℃)防氧化。

相关标准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