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头奇兰​​

岭头奇兰

岭头奇兰属乌龙茶类,俗名“俏乌龙”,又称“红军茶”,原产广东省饶平县浮滨镇(原坪溪镇)岭头村,以兰香清雅、参韵独特著称。核心品质为“条索细长沉重,色泽黄绿油润,汤色清黄透亮,香气清醇似兰,滋味甘鲜耐泡”。

发展历史

清末引种:据《饶平茶叶三百年》记载,1930年代从福建诏安秀篆村引入茶种,植于岭头村北山。

红色记忆:抗战时期朱德率红军驻扎饶平,常饮此茶解乏,得名“红军茶”。

荣誉与兴衰:

1974年获汕头地区茶叶评比特等奖;

1978年广东省茶叶评比乌龙茶类榜首;

1987年广东省优秀产品奖;

2010年代因市场偏好变化产量萎缩,近年高端款(如西岩奇兰)价格突破千元/斤。

生长环境

气候条件:亚热带气候,年均温21℃,年降水超1500毫米,年雾日200天以上,昼夜温差大促芳香物质积累。

土壤生态:凤凰山麓花岗岩风化红黄壤(pH 5.0-6.0),有机质丰富;核心产区禁用化肥,施用花生麸培育。

产区

产区范围:广东省饶平县全域,辐射建饶、新丰等镇。

核心产区:浮滨镇岭头村双髻娘山(海拔400米原始林区)、西岩山(海拔1100米)。

分类

分类(按香型与产地):

传统兰香型:主调兰花香,参韵显著(主流品类);

西岩高山型:海拔1100米,青苔附树,参韵更醇厚(高端款)。

茶树

主栽 大叶奇兰种(灌木/小乔木中叶种),叶长椭圆,叶色黄绿;鲜叶标准为一芽二三叶,茶多酚含量约20%-25%。

等级

等级(感官与市场综合):

特级:一芽二叶,条索细长显砂绿,兰香高锐持久(参考价≥1000元/斤);

一级:一芽三叶,滋味清醇,耐泡7次以上(300-800元/斤);

二级:成熟叶为主,香气纯正,性价比款(100-300元/斤)。

外形

条索形;干茶条索细长沉重、叶肩窄、色泽黄绿乌润带砂绿;汤色清黄或金黄透亮;叶底棱形清秀、主脉浮白。

茶叶图片
香气

兰花香(主调),参香(陈茶/高山茶),炒米香(足火工艺)。

滋味

清醇(浓淡适中),甘鲜(甜味显著),微涩速化(闷堆工艺减轻涩感)。

功效

强促消化:闷堆工艺产生消化酶,改善食欲不振效率比普通乌龙高40%;

降脂控糖:茶多酚加速脂肪分解,效率优于绿茶30%;

抗辐射:西岩产区土壤富硒(0.15-0.35mg/kg),缓解电子辐射损伤。

工艺

鲜叶采摘→晒青(竹筛摊晾4小时)→碰青(摇青7-9次,夜间分段促香)→杀青(滚筒220℃)→揉捻→烘干

工艺特点:“看茶做茶”经验性调控,全程竹木器具避金属氧化,含水率≤6%。

冲泡

紫砂壶/红陶壶:沸水冷却至95℃,投茶量7g/150ml,首泡润茶3秒弃之,正式冲泡首泡10秒出汤,每泡增5秒,耐泡7-9次;

冷泡法:投茶5g/500ml矿泉水,冷藏4小时,兰香清冽。

品饮

注意事项:

忌空腹饮用(单宁刺激胃黏膜),宜餐后1小时品饮;

神经衰弱者晚间忌饮(咖啡碱含量较高);

新茶需避光醒茶1周褪“火气”,密封防香气逸散。

本文由茶玩家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文章链接